1)八百三十二章 西进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震要到八月,.若是不裁兵,今年财政就能得到扭转。实际此次改制,官员名称并没有变动,仍沿用过去的官员名称,制度也未动,变动的只是明确各个官员职责所在,减少九成的重叠。但这就是改革。

  不重叠政令就会畅通,就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就不敢不作为,推卸责任,至此,赵匡胤兄弟的改良制度才得到真正完善,有效的保留了其好的一面,革去了不好的一面。

  五月蔡水边第一钢厂成立。

  郑朗看出许多问题,不过其他人不知道,看到的仅是更锋利的铁,更坚韧的钢,以及低廉的成本,一个个欢天喜地。没有食言,随后将三十万小股划分出来。

  并且清楚地标注了划分的原因。

  还有一半未分配,想得到,就得学习这些人。

  接着第二监成立。

  对这个监郑朗不能预计,不知道最后收益会有多少。就是镖行监,真正镖局出现的历史很晚,以前没有,要么就是驿站有些类似的功能。到了清朝才出现镖局行镖。

  宋朝也请要看护,往往贵重物品聘请老兵或者强悍的百姓押运,但一直不规范,有的人平时飞扬跋扈,关健盗贼来临时会立即逃之夭夭。还有的人与盗贼勾结,谋夺主家财物。

  比较混乱,官府对此不大管。皆是自发的行为。

  这次郑朗提议成为一个镖行监,不知道最终会有什么效果。第一乃是解决一些老兵的安屯问题,马上就要裁兵了,这些兵裁下来怎么办?即便这些兵有老弱病残怯懦者,但多少经过一些训练,特别是一些从战场上实战后退下来的残兵,只要不严重残疾,他们战斗力依然远胜于常人。若统一起来,再进步的培训。就是最好的保镖。一举两得,不但可以经营,也是一项善政。

  第二个就是替朝廷解决一些冗政。

  比如押运钱帛、物资,以前朝廷皆用正规兵士押运,或者雇佣民夫,层层克扣之下,浪费极其严重。比如宋徽宗据据曾运一块石头,从江南到京城花三十万缗钱。这时候运输很笨拙的。但怎么着一块石头花了三十万缗钱?这得多少钱哪,化成一枚枚铜钱,整三亿个。也就是浪费掉了。还有一条,就是减轻百姓压力。

  押运工作除兵士外,还有大量的百姓,不过有好听的名字。厢兵、壮丁等等,朝廷付了钱,且忧了民。终不是禁兵,待遇比较差的,家中还要耕种才能收获,这边在双抢,那边衙役过来了,走,替朝廷运东西去。能不误事吗?

  镖行成立,就部分地取代了这些兵士与差役工作,进一步减轻朝廷负担,与一些不必要的浪费,给百姓缓解压力。

  因此它的收入同样不菲,并且自成立起,郑朗又宣布了一份诏书,再裁差役,但这一回与小吏无关。而是壮丁等苦力差。也不急。要等镖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