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快哉(三)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仗纵横交错的河网水道提供便捷,仅靠畜力人力运输、交通,如何能发展到当今地步?就如重庆府之所以兴旺,还不是占了水路通衢的便宜?”

  “先生的意思是?”赵当世若有所思,但还是没有贸然出口。此前形势逼人,无法长时间进行军议,所以在梓潼时,上下只定了穿过潼川州,抵达重庆府定远县的阶段性目标,后续如何并没有时间深入讨论。几如摸着石头过河,先出发再说。计划不周,加之预感到风雪将至,赵当世心中自然没底。

  昌则玉的声音深沉而富有磁性:“川蜀川蜀,自古形容西北为蜀,以成都为首府;东南为川,以重庆为首府。此二者今虽合而为一,实则大相径庭。蜀通陕、滇,重陆路,而川则直下湖广,倚仗水路。”

  赵当世搔了搔唇上的短髭:“难道说,此去湖广,要走水路?”

  昌则玉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目视远方畅言:“蜀道艰难,多指与外部之交通,实则诸如成都等地,颇有浮水转漕之便。大江纵贯而来,支流无数,岷、沱、涪、嘉陵等水皆称干道。其中对于川中而言,又以内外水最为紧要。”

  “何谓‘内外水’?”赵当世一头雾水,但也因此来了兴致。

  “内水,涪江也;外水,岷江也。除此二者,尚有‘中水’,意指沱江。”赵当世常年在陕豫等地征战,对川蜀的情况不甚明了,昌则玉看出他的不解,认为作为一军主帅,在做决策前不能不对局势有个大致的了解,所以决意先和他解释清楚,“从涪江北上,可至绵州出成都之北,此为内水,要隘在于合州……”

  “合州我知,钓鱼城所在,蒙元大汗蒙哥昔日就死在那里。”赵当世好不容易插一句嘴进来。

  昌则玉继续道:“由重庆府溯大江、岷江而上,可出成都之南,此为外水,关键在于嘉定。桓温平李势、刘敬宣讨焦纵,皆走外水。”轻咳两声接着说,“重庆往西,再沿沱江北上而趋成都,此为中水,臧熹取广汉,走的就是这一路。”

  赵当世虽说不知什么内外水,但地理并不差,加之平时很注重根据斥候搜集的信息绘制简要的山河地势图,所以对于昌则玉所言这些地理名词,都不陌生,甚至都大概知道方位所在。他听了昌则玉的解释,想了一会儿,皱眉而言:“如此说来,先生的意思,咱们可走内水?”

  潼川州就建在涪江边上,而现在赵营兵马沿着走的潼水,就是涪江的支流,届时会在潼川州南面的射洪县汇入主干。

  昌则玉对于赵当世的敏捷反应非常吃惊,可他并没有表现在外,反而一手抚须,淡然道:“若能走内水,自然再顺不过。”他出谋划策,从来都只出大略方向,或者说是只关注战略层面,至于执行的细节,他不会去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