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八章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_乱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头,可是摆不下!”

  顿了顿,“到时候,进了大门,一转过照壁,嘿,岳武穆跃马扬鞭、迎面而来了!”

  “忠烈祠里头,”曾国藩说道,“应该有岳鄂王的神像吧?”

  “有啊!不过,大约就是对那尊神像不满意,轩邸才要‘另起炉灶’的!”

  曾国藩奇道,“哪里不满意呢?”

  “轩邸说了,”赵烈文说道,“岳武穆壮怀激烈,忠烈祠里的那位,笑咪咪的,左看右看,看不出一点儿‘激烈’的意思啊!”

  微微一顿,“当然,原话不是这么说的,不过,大致就是这个意思了。”

  “那是,”曾国藩微笑说道,“这一类的塑像,都是恭敬肃穆的,哪儿有——哎,轩邸的想头,还真是……矫矫不群啊!”

  “不过,”赵烈文笑了笑,“忠烈祠里的那位,可是头戴旒冕的,如果‘跃马扬鞭’,这个旒冕,戴还是不戴呢?若是‘挺枪跃马’,就更不必说了——那得顶盔掼甲呀!”

  曾国藩也笑了笑,“我倒是挺想看一看‘挺枪跃马’的岳武穆是什么样子呢!”

  顿了顿,用感叹的语气说道,“这番大修之后,岳庙的气象,一定是大不同了!有生之年,一定要找个机会,去拜谒一番!”

  “其实,”赵烈文说道,“本朝也曾经多次重修岳庙——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的祭典,这些事情,我还真不大晓得呢!”

  “哦?”

  赵烈文扳着手指头:

  “顺治八年,巡抚都御史范承谟重修。”

  “康熙二十一年,两淮转运使罗文瑜重修。”

  “康熙三十一年,杭州知府李铎重修,复建启忠祠,祀岳武穆父母;复建两庑,肖张宗本、牛伯远像配祀。”

  “康熙四十七年,浙江总督范时崇重修。”

  “雍正九年,浙江总督李卫重修,于庙门前重建石牌坊,额曰‘碧血丹心’。”

  “嘉庆六年,浙江巡抚阮元重修,大门额曰‘岳王庙’。”

  “最近的一次,是同治三年,浙江布政使蒋益沣重修。”

  “以上,都勒石记载的。”

  “康熙年间,”曾国藩沉吟说道,“拢共修了三次——算是很频繁的了。”

  “明清之际,”赵烈文说道,“战火频仍,岳庙毁损的很厉害,半次一次的,也修不完——目下岳庙的格局,基本上是康熙年间这三次大修定下来的。”

  顿了顿,“还有,那个时候,岳武穆还呆在武庙里——还是‘武圣’呢!”

  “要是我没记错的话,”曾国藩说道,“岳武穆是雍正四年移出武庙的吧?”

  “对,雍正四年,世宗宪皇帝将岳武穆请出武庙,独尊关壮缪!”

  “五年之后,”曾国藩沉吟,“即再次重修岳庙,这——”

  赵烈文一笑,“算是有所‘补偿’吧!”

  顿了顿,“爵相,我有几句题外话——”

  “惠甫,你我之间,没有什么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