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章 巨变之始 (十八)_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相当于直接拿到1比6的兑换并免去了黑市交易的不确定性。

  经过两年多的充分发展,目前,两德之间的每日过境人数高达二十万,原本全列满员896人的过境列车从每天三趟变成了每十分钟一趟,几乎彻夜不息。

  最保守的估计每天至少有5000万的资金在这条线上流动,正是这种如火如荼的交流才是两德之间一致同意开启柏林市区磁悬浮新线建设的根源。

  在这条堪称恢宏的轻工产品自由采购渠道中,东德是地主坐地分金,西德提供客户或者叫消费能力,远嘉提供商品,驻欧红军提供武力保护。

  而且由于跨国提供服务的缘故,只要德国没有重新统一,就算违背联邦德国的法律也无从追究责任,毕竟联邦德国的法律管不到民主德国头上,同样民主德国的法律也管不到联邦德国头上。

  所以在利益纠缠之下这条通路已经横跨苏军驻欧司令部、两德政经届高层成长为一个畸形庞大的利益复合体,哪怕梁远这个始作俑者也猜不出现在这条路下边的水到底会有多深。

  目前的国际汇率大约是1美元兑4西德马克,1西德马克兑4东德马克,而共和国目前的外汇汇率是1美元兑4人民币,人民币币值基本和西德马克等同。

  民主德国压根就不承认共和国这个明显高估的汇率,汇率问题无法解决这也是共和国和民主德国之间迟迟无法就官方层面展开大规模自由贸易的根源。

  层层扒皮之后,远嘉每月能从这条“观光”线路获得一点五亿西德马克的纯收入,相当于3750万美元。

  在怡和入手之前这笔收入就是梁远手头最重要的可自由支配的流动资金,靠着这股源源不断细流,梁远才有底气去撬动国内全年高达百亿规模的生产供货体系,才能毫不手软的对华晨和港基集电保持着高强度投资。

  当然,随着怡和的收购,远嘉总算脱离了命悬一线的那种财务模式。

  远嘉和汇丰、德银在香港沆瀣一气,坑掉了无数抱着发财梦想的投机者之后,只动用了三十二亿港元就完成了梁远预期中的持增计划。

  香港置地的股份远嘉从368持增到55,奶牛国际从58持增到65,怡和太平洋从63持增到70,只有原本就持股70的文华东方酒店集团没有启动持增计划。

  手中保留了怡和系在港股四大上市公司30的股份之后,远嘉抵押置地25的股权从德银获得五年期48亿的商业贷款。

  同时32的怡和太平洋股份,18的奶牛国际股份,20的文华东方酒店股份这三者合计在汇丰银行获得了五年期90亿港元的商业贷款。

  为了试探性的开启同国内银行的合作之路,远嘉把7的奶牛国际,8的怡和太平洋,20的文华东方酒店股份抵押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