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9章 我将誓死追随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危险,甚至是倾覆之忧。

  不要觉得光复军现在屡战屡胜就所向披靡,两线作战从来都是兵家大忌,苏咏霖再怎么善于指挥,在两线作战的问题上也非常谨慎。

  更不要说大战之后光复军人数扩充,大量原来的金兵投靠了光复军,十几万的精锐主力一下子扩充到了近五十万,各支军队鱼龙混杂,战力不一。

  苏咏霖提出整军计划为的就是整肃军队,各兵团未必要满编,在整军过程之中把不合格的人淘汰掉,留下合格的士兵,这才是最主要的。

  如果不进行一波严肃的整顿,军队数量上升和战斗力下滑就是必然的,这样的军队如何应付内外敌人的合力进攻?

  还有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粮食,缺少粮食。

  本来燕云、河北与山东就因为战乱影响了春耕,燕云土地几近荒废,如果不能及时恢复稳定与生产,来年,很有可能会爆发严重的饥荒,会死很多人。

  饿肚子的人可不管什么上等人和牛马,他们要吃饭,想的就是两个字,就是要吃饭。

  况且现在很多加入光复军的士兵最根本的原因一是金国完蛋了,二就是为了吃饱饭,吃不饱饭,届时更有可能爆发民间和军队中的双重叛乱,到那个时候,光复军该怎么办?

  苏咏霖用严峻的事实告诉所有人,在实现理想之前,要先生存下来。

  最后除了少数几个人依然不支持苏咏霖的看法,大部分人都支持了苏咏霖的看法。

  当前阶段,不能立刻发起决战,而要隐忍,要恢复生产与建设,恢复稳定,以尽快锤死金国,覆灭金国,确定光复军在中原的绝对霸权。

  然后由苏咏霖借助皇帝的威势将复兴会发展壮大,培养人才,不断输送到朝廷占据重要实权位置,不断将其余各政治势力所据有的实权职位抢夺过来。

  以此逐渐抢班夺权,把反动势力一扫而空。

  等政治上的准备完成之后,就发动最后决战,覆灭上等人,同时对西夏、南宋等各大反动势力发起战斗,使之腹背受敌,内外不安。

  最后就是解放整个天下,实现终极理想。

  不过田珪子还记得,直到最后,那几个不支持这种做法的人也没有认同苏咏霖的做法。

  他们觉得苏咏霖的想法太理想,这样做会留下隐患,会让心志不坚定的自己人渐渐失去进取之心,到时候光复军内部的问题未必会比其他几大势力要小。

  所以他们终究不认同这一策略。

  苏咏霖允许他们保留意见,并且对他们敢于反对自己的意见这一事实提出表扬。

  于是在眼下的中都城内,苏咏霖看着田珪子的脸色,知道他在想什么。

  “珪子,你是不是在想陶雍和夏锐他们几个说的那些话?”

  陶雍和夏锐等人都是苏咏霖最早的部下,跟着他一起北上的坚定战士,学习苏咏霖的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