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三十一章苏丹的怒火_让法兰西再次伟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留的执行俄罗斯方面的政策。

  即帕斯凯维奇手下的14万军队不会一次性全部投入战斗,米哈伊尔.戈尔恰科夫手下的十三、十四军团将近6万人驻守在西北方向用来防备逐渐在特兰西瓦尼亚增加兵力的奥地利帝国军队。

  虽然说尼古拉一世一再向帕斯凯维奇保证奥地利帝国一定不会对俄罗斯帝国出手,但是帕斯凯维奇还是不愿意相信奥地利帝国所有的承诺,留下军队监视特兰西瓦尼亚的奥地利守军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而剩下的近卫师与波兰军团,将近8万人的部队也被帕斯凯维奇分成了两股部队,其中3万佯攻鲁塞,用于吸引奥斯曼帝国驻扎在鲁塞的部队,从而牵制住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军队。

  作为主力的近卫师与大部分波兰军团则前往锡利斯特拉要塞发动攻击,争取在最快时间拿下锡利斯特拉。

  要不是驻守在锡利斯特拉的奥马尔帕夏的手中捏着一支将近4万多人的部队(其中包括野战军+埃及军+“圣战军”),还有优秀的普鲁士要塞防御工程指挥官的话,锡利斯特拉早就被帕斯凯维奇在第一天夜晚拿下。

  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军队在帕斯凯维奇的指挥下以精锐的近卫师作为先锋部队,七十门火炮作为掩护(13万人的部队所有火炮都集中在锡利斯特拉)向锡利斯特拉的棱堡要塞群发动攻击。

  棱堡内的奥斯曼帝国在遭受第一轮火炮之后,呈现出了溃败的苗头,许多奥斯曼士兵在遭受如此强度火炮之后都忍不住朝着里面跑。

  要知道要塞这种东西不怕外部的猛烈公里,就怕内部的自行溃败。

  一旦棱堡要塞群内部士气不稳,再配合上外部敌人进攻,一座要塞很快便能够被攻打下来。

  幸亏奥马尔帕夏的手中还捏着一支铁面无私的督战队,他们将一位位擅离职守的部队枭首,整支部队才止住了溃败的苗头。

  在那之后,奥马尔帕夏又将作战经验丰富的埃及老兵派遣到棱堡的城墙上协同防御,这些埃及老兵有的曾经有幸参加过穆罕穆德.阿里对奥斯曼帝国战争。

  没想到,时隔十三年,这两只军队竟然站在了同一个战壕相互战斗。

  在埃及老兵的帮助下,锡利斯特拉的军队总算稳住了阵脚,接下来的就是意志之间的较量。

  近卫师团一次又一次地朝着锡利斯特拉要塞发动进攻,棱堡要塞群内的守军同样也顽强的进行反击。

  这些防守锡利斯特拉要塞的守军虽然没有足够多的火炮,但是他们却能够凭借手中仅有的十多门火炮对近卫师团发动攻击。

  短短五天时间,锡利斯特拉要塞群在已经堆了200多具近卫师的士兵的尸体。

  面对如同绞肉机一般的战争,帕斯凯维奇决定将进攻暂缓。

  俄罗斯帝国的士兵退下,并谋划着下一步行动。

  奥马尔帕夏也得以派遣人员向君士坦丁堡传递消息,接到消息的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对君士坦丁堡的安全而产生了忧虑,因此在君士坦丁堡的周围仍旧右一只数量不小的陆军与海军。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