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五十四章 虎皮黄金糍粑_六十年代逛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变成黄金条纹,真是没听说过。

  明霞实在没想到,这里的食物还能这么有趣。

  她原本还觉得锤糍粑过程无趣,现在却十足的耐心,等待虎皮黄金糍粑完工。

  在等待的过程中,明霞有一件事情拜托游香美帮忙。

  “要这么多竹子”游香美诧异了一下,她手里动作没有丝毫变形,稳稳落下,又顺势抬起,整个动作行云流水,充满了节奏感。

  “行,我这活中午前就能忙完,过午了跟你一块去。”她也没有多问,随口答应下来,“对了,我也有一件事托你帮忙。”

  “你只管说。”

  “刚才听你说我才想起来,我弟前年托人送了几斤棉毛线回来,我娘给我分了些,说是能织条毛背心,但我这细活的手艺不行,其他人去镇子上学来的样子,织得也丑,本来这点毛线准备给我家闺女留着当嫁妆,刚才听说你会这活,能弄点给我看看吗”

  游香美觉得,能拿手艺换到橡皮筋这种新奇少见的东西,明霞的手艺肯定比村里的老娘们强。

  织毛衣是新兴的手工活。村里的妇女,做大棉袄顺手,纳千层底利落,但织毛衣这事,还真没什么水平。

  更况且,铁屋村这条件,家里能弄到羊毛线棉毛线的人家,都屈指可数。

  “行呀,”明霞没想到自己也有能帮得上游香美忙的时候,立刻答应说道,“织背心简单,动作快点,两天就能出成品。”

  “也没见你跟过师傅,怎么就会了”游香美有些疑惑地问道。

  “织布,其实织毛衣就是用两根针来织布,不难。”明霞面不改色地说道,“我以前在游家,每天晚上都在织布,脑子里闲得慌,就琢磨这件事,还折腾出好些种花样呢除了织,用个钩子,也能钩出花来。”

  为了让自己的说法更有说服力,明霞目光在周围扫了一圈,然后发现了一把挂在墙壁上的褐色麻绳。

  这种褐色麻绳,来源于植物浸泡晒干之后剩下的植物纤维,韧劲很足,通常可以用来捆扎东西。

  “你看,”明霞的手拨出五根褐色麻绳,将它们互相交错交织,不一会儿功夫,一个表面有着规律花纹的粗绳就出现了,“这些线也可以编织,我就喜欢琢磨这个。”

  花绳编织,其实是明霞小学时从校门口地摊那儿学来的。那时候她和同学们,用一点小零花钱,买几根彩色的绳子,变成花绳手链,穿上闪闪亮亮的宝石,就是一串花里胡哨的手链。

  真没想到,这也能派上用场。

  游香美看到明霞手指灵活,一转眼就编出了点花样,便信了她在这方面,似乎很有天赋。

  “白天要干活,不能占你时间,我家里多一盏煤油灯,旧了点,不过还能用,你等下拎回去用,油我出。”

  煤油灯是这个年代晚上照明通用的光源。在电灯尚未普及的年代,一盏煤油灯,是很多家庭晚上光亮的来源。

  以前明霞错以为,在普及电灯之前人们都是点蜡烛的。

  但实际上,蜡烛燃烧快,价格高,煤油的价格则相对便宜,才是这个年代普通人晚上常用的照明工具。

  即便如此,在铁屋村,晚上点灯的人也不多。

  宁可摸瞎干活,也不愿费油点灯,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

  明霞也不客气,直接应下。

  能有一盏防风的煤油灯,她觉得挺好。

  每天用月光星光照明,听起来浪美诗意,实际上就是处于原始人状态,没啥好骄傲的。

  作者有话要说耶,上学日来了,我又能好好码字了。可惜娃学校的夏令营只办到七月,不知道八月咋办。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