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四章 逆流抑商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车离开陕地,直奔太阳渡口,沿途的风光人文对杨华已经没有半点吸引力。

  为了方便交谈,公孙衍直接上了杨华他们的马车,自己的车则由家仆驾着紧随其后。到底是纵横名家,且不说那名满眼小星星的随行小吏,杨华也对公孙衍鞭辟入里的论述大为叹服,就连苌弘时时点头赞许。

  公孙衍十六岁便声名鹊起,与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不同,除非消息的来源能够让人确信无疑,否则他都会亲身前去验证真伪。

  其家族已经算是公室的旁枝,不在魏国的权力中心圈内。所幸家境并未过多衰落,优越的生活条件足以支撑他游走列国,亲身领略各国情势。

  正因为如此,公孙衍此时还不到二十五岁,东至燕齐,南至楚越都曾留下他的足迹。除了一些极为偏远之地难以涉足外,对于整个“天下”他都有着旁人难及的亲身体验。

  数年来能够在安邑学宫的论战中独领风骚,正是源于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丰厚积累。

  通过公孙衍之口,秦国变法如同一幅画卷般在杨华面前展开,不论大政方针还是民间种种皆一目了然。

  卫鞅在秦变法已是前年,先是趁着秋收之后的农闲颁布垦草令,大肆鼓励庶民开垦荒地。第二年开春,垦草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卫鞅也被任命为左庶长,正式实施变法。

  韩魏两国所占据的毕竟多是经过晋国这一老牌霸主多年开发的成熟之地,以现在的农业技术条件,可供开垦的荒地数量实在有限。

  相比之下,秦国的垦荒效果更加明显。

  整个关中平原虽然是周王朝的兴起之地,也曾有过完善的开发。可其后平王东迁,将关中拱手让给犬戎,那时的秦国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国,周王室随口就将宗周之地送了出去,可没想到经过数代国君的不懈征战,竟然将犬戎赶走了。

  偌大个关中平原就此落入秦国囊中,当然就没有周室的份了。

  不过秦国总体来说仍然国贫民寡,根本无法完全开发整个关中平原,大量的土地只能任由荒废。所以此番垦草令一发,大量积存的荒地便成为良田,其数量和规模都远不是韩魏可相比拟的。

  卫鞅又在李悝改革的大亩基础上,将秦亩进一步扩大,相比于标准的周亩,一秦亩竟然大出两倍有余,可税赋仍按小亩标准进行征收。

  如此宽松的条件,以至于魏国这些年攻占的秦国领土上的那些农夫竟然纷纷离开富庶的魏国,进入秦国耕种。

  如同各国一样,秦国变法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也极高,不仅对垦荒制定了种种优厚条件,牛耕、铁制农具、专职劝农官一样不少,对于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还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

  说秦国变法学自魏国也没什么错。

  卫鞅本就曾在魏国做过一段时间小吏,到秦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