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六章 新的发现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许是由于各有心事,两人都睡得不好,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便先后起床,随便凑合着吃了点早餐便结账上路。

  二人还以为自己起得早,却没料到一到路上,辛勤的农夫们已经遍布四野。

  虽然已经普及了铁制农具和牛耕,但这个时代农业仍然是一项异常艰辛的事。工具的改进确实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可随之而来的是取代以往粗放管理的精耕细作开始萌芽,需要农夫付出辛劳的环节也越来越多。

  申不害主持韩国变法之后,宣布土地私有,国府分配的土地只要完成五年税赋便属于农夫私产,可以自由买卖。

  除此之外,农夫之家若有剩余劳力还可以自由开荒,一旦把荒地开垦为熟地,再完成相应年限的税赋,这些新增土地也同样归属于付出劳动之人。

  在此之前,韩国的绝大部分土地都属于贵族,农夫只能依附贵族生存,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对他们的冲击可想而知。

  农夫们开荒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只不过开垦荒地绝不仅仅是烧把火播上种子那么简单。

  荒地之所以成为荒地绝非毫无缘由的,密布的灌木杂草、时常出没的蛇虫猛兽、数量众多的山石杂物,都为农夫的垦荒带来了重重阻碍。

  要把一块荒地变成良田,往往需要全家老小劳作数年才能初见成效。

  还有一个更大的阻碍:水。

  不要说丘陵坡地,就连很多平原河谷在没有兴修水利之前,收成都是极不稳定的,而那种因一两项重大水利工程而使得国势大涨的例子并不鲜见。

  各国其实都在不同程度地鼓励垦荒,但效果却不尽相同,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便是水利设施的跟进。

  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要修建水利工程并不容易,往往需要调动整个国家的力量,费时数年甚至更久才能有所成效,即使是一些强国也不敢轻易开启。

  将全部国力押在建设水利工程之上,不仅需要国家内部极为稳定,外部的环境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这个列国征伐不休的大争之世,更是伴随着极大的风险。

  如此一来,对历法的精确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错过农时,农作物在最需要水分阳光的时候却没有处在相应的节气,带来的结果就不是欠收那么简单了,周边虎视眈眈的诸侯们绝不会错过任何可资利用的机会,星官的一次失误,或许就会令国破家亡,宗庙断绝。

  这也是为什么列国倾轧不休,星官大会却一直畅通无阻的重要原因。

  任何一国都不敢承担历法计算失误所带来的后果,身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无法主持历法的修订任务,崛起的诸侯们立即接过了这个重任。

  即使两国正在交战,星官的往来也不会受到阻碍,其人身安全的保证更是为各国所默认。

  二人一路前行,沿途便看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