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五章 形势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军一番准备,一切处理停当之后,时间已经进入了四月中旬,天色转暖,已经是初夏了。

  郭斌率领七百骑兵,东出阳翟县,经长葛,直奔长社而来。

  因为人数不多,再加上一路上昼伏夜出,所遇到的黄巾军斥候均作为练手,被郭斌手下的一众骑兵收拾了。故,抵达长社外围时,黄巾军未收到一点儿消息。

  将一众骑兵交给关羽率领,在山中建立简易的营地,潜伏起来,郭斌则带着张飞,在戏志才、郭嘉、荀彧三人的陪同下登上长社外围的山中,查看敌我形势。

  长社的战场形势与阳翟便颇有不同。阳翟县北面是大山,这所谓的大山便是赫赫有名的秦岭,县城东面有颍水缓缓流过,其源头便处于秦岭之中。

  而长社则不同,同样坐落于秦岭脚下的长社城被南北走向的两条河流夹着,东面的是洧(音:you)水,西面的是潩(音:yi)水。洧水和潩水均为颍水的支流,都发源于秦岭,并在颍川郡东南方,汝南郡与陈郡的交界处汇入颍水,在贯通整个汝南郡后进入淮水。

  因此,长社便形成了两河夹一城的地形。

  因为北面为秦岭,地势高,长社城周边,便成为北高南低的形势。

  郭斌诸人所在的,便是长社城北的大山边缘。放眼望去,只见两条大河仿佛两只手臂一般伸向远方,而手臂中间的长社城则显得低矮破败。

  长社城以北,却是连绵几十里的帐篷群。若是后世,看到这些毫无规律地散落在长社城北的帐篷,或许会误以为这里是一个超大型的露营地。而里面进进出出的头裹黄巾,衣衫褴褛的人,则时时刻刻提醒着郭斌,这里便是围攻长社的黄巾军大营。

  抛开“大营”中“军帐”的布置不谈,也不要去挑剔这座规模庞大的大营并没有围墙,单看大营的地理位置,便知道大军的统帅其实是很用了一番心血的。

  大营坐落在长社城北,因为是北高南低的地形。故,站在黄巾军大营中虽谈不上俯瞰长社,却是占了地形上的优势。因为若长社城中大军若想进攻大营,则必须要爬坡才成。而且北边为潩水和洧水的上游,在此处立寨,可以保证饮用水的干净,而且取水也愈加方便,只需挖一条自河中通过来的沟渠,便可源源不断地供应大营中的饮用水。

  所幸是在河流源头,水量并不甚大,否则若黄巾军掘河堤引水灌城,长社恐怕早已不保。

  非但如此,因是初夏,此时的风自西北而来,黄巾军大营正是处于长社城的上风向。所谓顺风顺水,并非只是说说好听,亦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顺风,则非但不惧敌方火攻,更是连上厕所产生的异味亦可飘入敌方大营;而顺水,则既保证了水源的清洁,又保证了饮用水的供应,还可以顺水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