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9 生与死的界限_面壁者:谁都想破我的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掉的人自然是不存在的,对于任何智慧生命而言都是如此。”

  “没人会在意一群死人,一个已经死掉的文明不会被其他古老的文明认定为威胁。”

  会者们面面相觑,的确,量子态是否算作是生命,暂时搁置到一边。

  量子幽灵的生命形式确实是一种不错的‘不存在’方式,量子态具有躲开观测的机制,量子坍缩是瞬间完成,与量子纠缠一样。

  发现量子幽灵,更多的办法是通过侧面观测,利用别的方式确定量子幽灵的存在性。

  可问题是,谁没事整天用侧面观测,观测自己周围有没有量子幽灵呢?

  丁仪的想法引起了会者们极大的兴趣,会议上,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人类可以将量子态人类,从量子态重新转化为非量子态的人类,那么这些具备着主观能动性,同样拥有喜怒哀乐,甚至可以进行交流的量子态人类,是否可以算作是生命呢?”

  “假设可以办到,那可就是‘死而复生’了,但这可能吗?”

  “感觉不怎么可行,那可是‘死而复生’,这是属于上帝的领域。”

  会议上讨论了很多有关于量子态的问题,有人认为这个发展方向不错,同样也有人质疑丁仪的提案。

  “丁博士,生命以逆熵为食,文明是这个基础上的延伸,现在这些量子态生命不再以逆熵为食,文明还算是文明吗?这样的文明还能发展下去吗?您要知道,如果以牺牲文明延续作为‘不存在’的代价,这种方案对人类将毫无意义。”一名会者道。

  这既是质疑,也是询问,量子幽灵组成的文明,还算是文明吗?这种文明又是何种形式,在场中恐怕只有丁仪这个该领域的权威能够给出答案。

  丁仪沉吟了一下,随后道,“因为组成的文明基本单元的人是处在既生又死的叠加态,且不再以逆熵为食,所以这个文明也应该是既生又死的状态。”

  “这种文明要想发展到更高的技术层次,按照推测,仍旧需要向外界获取负熵,因为尽管量子态的人类不需要获取负熵来维持状态,可技术的探索仍旧需要负熵。”

  林枫面色有些古怪的问,“这难道不很奇怪?不需要负熵的量子态人类构成的文明却仍旧需要负熵才能够使文明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文明是生命的延伸,而生命以负熵为食,这是基本定义。

  现在构成文明的基本单元都不再需要负熵维持,也就不再是‘生命’,可文明的发展却仍然需要负熵。

  “也许我们可以换种角度看待量子态人类,将量子态人类的概率波扩散至整个宇宙看作是量子态人类彻底性的死亡,那么假若存在着一种方法约束这种概率波的扩散,那么量子态的人类就仍旧属于‘以负熵为食的生命’范畴,如此一来,文明的发展仍旧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