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校场大比_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快一天得抽号,军**有两千四百多人都分得了土地,他们迫不及待的托人给自己的家人带回口信,尽快搬到下曲阳居住。这也是文远宣布军户屯田的好处之一――吸引人口。

  另有四百多人因为都是单身独户暂时没有分到土地,刚开始心里还有些沮丧,可是一出了校场,待遇立刻大大不同,城里的媒婆,妇女头子们集体出动,拉着这些军士那叫一个热情!

  “哎呀,大兄弟,看你长得那叫一个英俊潇洒,要不要大姐我给你介绍一个?”

  “哟,是哪里人家,长得咋样呢?”

  “不就是咱下曲阳的人呗,这姑娘啊,年方二八,温柔贤惠,人长得标致,还一脸的旺夫相。”

  “可是……可是俺在军营里,没地方住。”

  “那怕个啥,姑娘家就是本地人,还找不着一间房给你们住?”

  “可俺……俺穷,没钱娶媳妇。”

  “没钱?没钱不要紧啊,女儿家父母说了,啥也不要,只要人愿意就成,”

  “俺……俺……”

  “啥,这还不愿意吗,人家还说了,真没钱呢,人家倒贴也成啊,就是看着你小伙能干,女儿嫁过去将来不会受苦。”

  “不…不是……俺?”

  “大兄弟你到底想要啥样的你说说,要不这样,俺这有好几家的闺女托俺做媒,要不你跟着俺去看看,相中了以后再定。”

  …………

  校场外,到处是这种说媒的景象,甚至有不少外向的年轻女子亲自上阵,寻找心仪的对象,四百多单身军户被东拉西扯,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小舟,他们的表情却是痛苦中夹着幸福。

  分田过后,下曲阳气象顿时为之一新,士卒训练固然更加刻苦,县城里也是喜气洋洋,几乎隔不了几天就会有一家办喜事的百姓。

  此外军中士卒或写信或带口信,从十一月中开始,就陆陆续续有家在外地的士卒亲眷赶到下曲阳城,到十一月末,前后赶来的亲眷差不多有一千多户,五六千口,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骤然多出这么多人,文远的负担更加沉重,住的问题倒好解决,下曲阳因黄巾之乱人口大减,县城里多得是废弃不用的旧宅,最主要的困难还是粮食!虽然这些军户家眷大都带来了一些存粮,可是一旦吃完,自己总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种地,还是要借予粮食让他们能支撑到来年秋收,为此文远让张颌亲自去了巨鹿郡一趟,连买带借才从郭典哪里弄来了一万斛,可这些仍然是杯水车薪。

  下曲阳之外也不平静,十一月,董卓自称相国,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全无人臣之礼。董卓在京师纵兵剽掠财物、妇女、残害百姓,京师人人自危。又征辟名士,拉拢人材为已所用,以求巩固自己地位,但其倒行逆施,大为士人所不满。因此,董卓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