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八章 压力(3/5)_我的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贺岁档依旧如火如荼——《红海行动》有上面包场支持,即便已经上映24天,单日票房依然稳定在4000万以上…

  网上关于《红海行动》的话题不断,最开始是质量好,然后跟《战狼2》比较,现在在流传尺度的问题…

  很多人批评:‘过于血腥!’、‘尺度太大’…

  很奇怪,这个居然成了后续宣传的关键词…

  人都有猎奇心理!

  你越是揪着骂,越是有人愿意看!

  《芳华》…

  就那一句‘冯晓刚最好的电影’…

  ……

  公司,关于《利刃出鞘》的宣传讨论还在继续。

  一致认为借助口碑拉排片…

  你看,即便是吕潇然,也得指望院线多排片。

  不要以为导演是吕潇然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很多时候,宣传不是做给观众看得,是做给院线、影院看的…

  你得给影院信心,否则他们不会给你排片的!

  时代发生了改变,方法也要变,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过去的发布会、预告片、花絮、海报、贴片广告、户外广告的惯用的营销方式在实践中发现已显得非常没有效率!

  当然,还是要做——算是保护费吧,你的电影在院线上映,预告片、海报投放也得在院线!

  所以,《囧妈》免费网播事件后,只有一个毕老师站出来狂怼徐光头。

  在制作方看来,院线就是吸血鬼!

  当下是一个内容消费升级的时代,作为电影市场主体的年轻人的影视娱乐消费口味,也不同于传统的大众影视娱乐口味,而是更倾向于定位精细的小众领域,对品质化、多元化、小众化内容的兴趣性内容需求越来越大。

  以前中小制作3000万,宣发1000万,回本一个多亿;

  现在制作8000,宣发2000万,回本得是三亿。

  看起来宣发费用涨了一倍,市场也貌似变大了,实际上票房目标一变,人群扩大,项目的宣发操作难度大的远不止一倍。

  很多人看不到这个问题,也不能正视这个问题。

  这个有点恶性循环的意思,不是不想进一步扩大宣发预算,但很多项目用残酷的事实证明,预算越多,犯错越多。

  制作环节钱花了还能看的到,宣发这块错了都不知道是哪里错。

  与其如此,那还不如钱少花点,能省则省——先比谁花的少,而不是比谁花的好。

  虽然,电影本身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宣传这一块必须要把握住!

  现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之后他们会更把更多精力用在控评上!

  事实上,橙子留了一手,否则,《利刃出鞘》直接29号上映,那《妖铃铃》、《二代妖精》、《解忧杂货铺》就惨了!

  1月5号上映,直接把元旦档留给他们。

  《利刃出鞘》上映期间不是没有对手…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