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八章 戛纳(1/5)_我的光影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贾是不是好导演?

  肯定是!

  他的好,在于他小人物的关怀,以及对于社会变迁中普通人的关注。

  他的影片中体现出对时代的思考在中国导演中并不多见。

  问题也在这,太专注于小人物了,以至于很多时候显得墨迹。

  墨迹不是问题,问题是,当主流价值观都是正能量的时候,你还沉湎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或者目光盯着边缘化的东西上面,很容易被人当成非主流…

  一句话,跟不上时代了!

  不仅在国内,即便在国外也一样!

  因为泰国、菲律宾、越南很多电影人也学了他这套东西,而且他们拍的更直接,更真实…

  更能满足欧洲人猎奇的心理。

  指望他们拿奖,基本不太可能…

  不过老贾还挺健谈的,跟吕潇然聊了一路…

  他问吕潇然怎么看文艺片票房惨淡这种事,吕潇然回答:“文艺片这种东西对应的是精神文明很丰富的群体观众,而这部分观众已经有了足够的精神文明,他们不一定愿意看电影,他们完全可以看书,看报纸…电影还是属于大众传媒!”

  “那你的意思,我们就不应该拍文艺片?”

  “也不是,只不过别做的那么贵,我就觉得600万是个分水岭,投资一旦超过600万,就很难收回来了。”

  ……

  三大电影节之间也不是一片祥和,相互之间也是明争暗斗的厉害,说到底自然也是为了能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及提高自己的逼格。

  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独领风骚。

  当然有政治原因:法国是战胜国!

  戛纳是法国电影节,负责协调欧洲电影节之间关系的机构是国际制片人联合会,这就是一个被法国人控制的组织,简称FIAPF,总部设在巴黎…

  比方说电影节举办时间:戛纳选定四月底五月初后,柏林就不得不从原定的六月挪走,不能跟在戛纳后面,又不能离后面的威尼斯太近。柏林电影节的时间改来改去,七十年代末改到冬天,一开始是二月底三月初,戛纳还是觉得太近,和FIAPF一起施加压力,迫使柏林改到了更寒冷的二月初…

  此外,戛纳每年不仅会邀请各大品牌商赞助,还拥有逐渐发展起来的巨大的国际电影交易市场。

  艺术家们来到戛纳,也许是因为这个电影节带给他们荣誉,而对于全世界的电影制作公司、制片商和销售商来说,戛纳则为数千的影视公司提供宣传产品的平台和洽谈空间。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理位置上了。

  威尼斯因为是水城,所以很难找到整块的土地来举办大型电影节。实际上举办电影节的丽都岛已经是威尼斯唯一可以开汽车的岛了。

  这种情况造成了威尼斯电影节的规模不能特别盛大。

  柏林虽然是德国首都,但是法国的戛纳濒临地中海之滨,拥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