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六十章 雏鹰“哈比”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不容易的,可这种飞行器却以得益于优异的气动布局,能够很轻松的做出复杂的机动动作。

  当然,操作失误,被拍在地上的除外。

  可不管怎样,在这种实战条件下,能有30%的复飞率,就已经说明这款飞行器性能优异,然而在巴拉克粗略的计算下,其复飞率超过40%,接近50%,这就不是优异了,而是卓越。

  不过这款飞行器不管如何卓越,自身的缺点还是很明显的,首先就是释放的数量,始终保持在八架,很明显彼此之间的干扰使得这款飞行器无法成批量的展开攻击。

  由此也衍生出了第二点,彼此间都存在相互干扰,证明其抗干扰性很差,这也就是在非洲的土著战场,放在中东,那种复杂的电磁环境下,这种飞行器能有多大功效实在是个问题。

  最后就是维斯伯格等人的训练水平了,很明显他们也都是仓促上阵,操纵飞行器的失误率颇高,好在维斯伯格够聪明,摔下一架立马就补充一架,致使天上始终是八架飞行器盘旋,不但扰乱了一线的部落军士兵,也让躲在后方的苏联指挥官眼冒金星。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样是外国的军事顾问,绍金因为只专注于陆军装甲战,对航空领域并不熟悉,看到源源不断盘旋,并偶尔复飞重新攻击的飞行器还以为遇到了南非压箱底儿的杀手锏,慌乱之中丧失了机会。

  而巴拉克则从专业的角度,很快就得出这种飞行器利弊得失,以及应对的基本方法,虽说两人所在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会有些差别,但如果把巴拉克放到绍金的位置上,今天作战的结果会如何,还真的很难说。

  这便是维斯伯格听完巴拉克对“攻击者”无人机优缺点的诉说后,得出的结论,因为在作战时,维斯伯格为了能向巴拉克展现自己的杀手锏,从始至终没跟他说过一句有关“攻击者”无人机的事情。

  而这些优缺点,巴拉克却在短短的一场战斗中观察的如此精准,不得不说以色列能在中东那块儿四战之地打出一片天下不是没有道理的。

  正因为如此,在击溃部落军第四十四战斗群后,维斯伯格也不再托大,听完巴拉克对“攻击者”无人机的客观评价后,便虚心的点点头,随后问:“既然如此,你觉得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趁着部落军没有掌握‘攻击者’无人机的性能,迅速在这里撕开通往赞比亚的口子,并联络东线集团尽快支援,这一切一定要快,拖得越久,‘攻击者’无人机的出其不意就会大为削弱,一旦部落军的苏联顾问大致了解其性能,再想突围就真的难了。”

  巴拉克说得很中肯,维斯伯格不无赞同的点点头,他可以托大一次,给部落军来个出其不意,问题是苏联顾问可不是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