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一十七章 “先锋”无人机_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一看,好嘛,空军的无人机要么高大上到了极点,都快跟侦察卫星有得一拼;要么就LOW到极点,一根金属管加个翅膀,装个发动机就送上天当靶机被各种狂轰。

  当然也不是没有陆军感兴趣的,就比如说空军资助的一家名为IAA的以色列公司研制的“琥珀”无人机,除了飞行速度慢以外,实时的图像传输,超长的航时都是陆军所急需的性能。

  然而“琥珀”无人机虽好,但却停留在理论设计阶段,除了一架等比例模型外,连个飞机轮子都没造出来。

  陆军为此咨询了以色列的IAA公司,问他们什么时候能够实用化,IAA的回答很保守,6到10年。

  一句话就扯到九十年代了,陆军到是很想等,可长达6到10年的空窗期怎么办?

  于是思来想去,终于想明白一件事儿,空军就是TM的一个坑,而且还是个大坑,想要无人机还是自己撸胳膊干才好,于是果断跟空军分手,另起炉灶准备单干。

  恰在此时,H公司的发现—1无人机赢得司法部的竞标,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不说,还有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杰斐逊参议员的大力推荐。

  于是陆军方面便组织了一批专家前往司法部,考察交付使用的发现—1无人机,结果一看,这群陆军专家立即就激动起来,不但实时的传输信号流畅,地面控制装置也极为机动灵活。

  要知道陆军不比空军,他们的战线往往靠近交战的最前沿,所以机动灵活的部署方式是陆军的基本需求,而空军由于大多位于纵深之后的大后方,且多承担战略侦察任务,所以控制站做得又大又复杂。

  发现—1无人机的控制站全部集成于一辆卡车,这对陆军来说真是挠到了痒处,再加上发现—1灵活的起飞方式,简直就是给陆军量身打造了战术侦察设备。

  更关键的是发现—1无人机的制造商H公司能够整合美国现有的通讯和侦察技术,只需半年时间,就能够打造出一套可用于军事用途的侦察无人机。

  这对陆军来说简直太重要了,

  至于两百多公里的任务半径,陆军还真没放在心上,如今美军最远的火力投送也不过是一百五十公里的战术导弹,两百多公里的任务半径大大超出陆军的火力投送范围,对陆军来说足够用了。

  于是美国陆军对发现—1无人机进行一系列综合评估后,提出几项航电方面的改进意见以及基本的技术参数后,便于H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三千万美元的研制合同,用于研制六架无人机样机和三个地面控制站。

  并保留两亿美元的产品优先采购权,于是发现—1无人机,摇身一变成了XR—1陆军实验验证无人机,代号“先锋”。

  三千万美元的研发合同,后面的两亿美元的优先采购合同不出意外也会稳稳当当落到自己的口袋,H航空公司上下自然是欣喜非常。

  于是就有点儿飘了,觉得自己应该再进一步,彻底转身为真正的航空制造厂。

  恰在此时当初与美国陆军有过接触的以色列IAA公司找上门儿,愿意将手头的几个专利技术和一套完整的无人机生产线为代价,与H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先锋”无人机。

  这对H公司的诱惑实在太大了,要知道类似的提议H公司跟腾飞厂说了不止一次,结果每次都被腾飞厂狠狠打脸,如今H公司有着TY—2无人机平台的详细资料,最近又拿到完整的飞控程序。

  干嘛还要看你腾飞厂的脸色,你不给,有人上杆子白给,于是二话不说一脚就把腾飞厂给踢开,张开双臂,把以色列的IAA小娇娘拥入怀抱。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