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章 八子斗煤田_明末:从骑砍开始征服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建立强大的工业体系就要有大量的生产,要有生产就要有原材料。

  而台岛除了少人以外,别的什么都不缺,这次俘虏了这么多郑家士卒,李春那边早就眼巴巴的盯着了。

  秦浩在府邸一连等了三日,都不见郑芝龙的信使,于是大手一挥,将大量的俘虏都投入到了八子斗煤田。

  作为整个台岛资源最富硕之处,几个月前秦浩早就让李春前去开采,记忆中不出意外的话,这座露天煤田可以开采到民国结束,如果这个时代还有民国的话。

  几日后,八子斗煤田上空可以看见密密麻麻如同蚂蚁一般的人群在山间往来快速移动。

  任何一个工业体系的建立都不是一首委婉动人的赞美诗,都是付出了极大地代价才建立起来的,而在17世纪,这个代价往往就是无数人的尸骨。

  虽然秦浩有“养牛当然不希望牛死”的话语在先。

  对于从土人劳工、自由劳工到那些由战俘为主构成的郑家俘虏都是保证营养的足够,一日三餐,大米白饭管够吃,每天收工时还有一小碗酒喝。

  但是,庞大的劳工队伍还是以每日十人左右的平均速度,为矿山附近的墓地输送着新人。

  原因无他。

  劳动强度和劳动量。

  根据新挂牌的秦汉商号要求,矿山的劳工按照工种区分的话,主要是掘进、运输、分类等几大类,“物尽其用”是秦浩一直以来给他们灌输的做法,现在也被收入《秦汉商号细要章则》,里面详细的制定了每一个工种每一个人每天的工作量。

  负责采掘的,必须掘进几尺几丈,负责运输的,必须将若干煤炭从矿坑里运到选矿场,而负责选矿分类的,则是必须将相应的煤炭挑拣出来,送到堆料场。

  然后那些被分类挑选出来的煤炭、煤矸石、铁煤炭等,会被各自需要的工场运走。

  但是,大量的人员伤亡,就在这几个环节之中出现。

  塌方、冒顶,这类在现代采煤业中都不可避免的事故,在这里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过,好在八子斗煤田是露天开采,相对而言,还伤亡小一些。

  “主公,我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手里提着一根篾条的八子斗煤矿的新任总管王九,满脸的尴尬。

  方才一个郑家俘虏躲在一个角落里偷懒,被正在高坡上巡视的王九发现,二话不说从坡顶上冲下来,挥动手中的竹篾条便是一顿暴打,将那个郑家俘虏打得满地翻滚,口中哀告不已。

  旁边路过的俘虏只是瞟了一下被打的浑身鲜血淋漓,呼喊求饶不止的那个倒霉蛋,却是丝毫不敢停下脚步,背着巨大的竹篓背筐,依次缓慢的向坡上移动着。

  打人也是一个很消耗体力的事情,王九放下手里的篾条,喊过几名监工,让他们将那郑家俘虏拖走。

  “给他狗日的上点药,回来接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