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第 18 章_[清穿]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须提上日程。

  他记得民间早就有富户使用过玻璃窗,不过宫里用的晚,第一面玻璃窗还是老四继位后才安在养心殿的,那会儿的玻璃都是进口玻璃,易碎物品运输不易,价格极其昂贵。

  洋人大老远的把东西弄到大清,为了就是赚钱,把价钱翻个千儿八百倍这种事情他们干起来良心一点都不会痛。

  没有的东西怎么会痛。

  呵呵。

  紫禁城大量安装玻璃还是弘历在位的时候,不说那些小毛病,老四这个四儿子也是个妙人,享受生活很有一套,要不怎么都说那小子是人间富贵花本花呢。

  现在京城还没有玻璃厂,等到他们家汗阿玛让内务府筹办玻璃厂黄花菜都凉了,必须他们自己想办法才行。

  胤祈终于抓住乱晃的布老虎,有一下没一下的拍着老虎脑袋,悄悄在心里嘟囔:统统有完整的人类世界玻璃发展史,还有各种玻璃的制造方法,平板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调光玻璃……统统什么都会!

  唉,哥哥们知道统统的身份该多好,不就没那么多麻烦了吗。

  胤禛皱起眉头,从久远的记忆中找出当年的事情,“没有记错的话,汗阿玛解除海禁是在今年年底吧。”

  去年□□,他们家汗阿玛不用担心郑氏在背后捅刀子,在海禁方面也放松了不少。

  前些年的海禁主要防的不是外邦异族,而是占据台湾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郑氏王朝,顺治年间的迁海令太伤民,将沿海百姓内迁五十里,严禁船只出海,犯禁者无论官民一律处决,犯人家产全部赏给告发者,地方文武官员革职从重处罚。

  迁海令下,沿海幅员上下数千里,尽委而弃之,使田庐丘墟,坟墓无主,寡妇孤儿,望哭天末。【1】

  迁海令的确给了郑氏沉重的打击,然而对朝廷来说也是弊大于利,这是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造成的后果就是沿海百姓都转去支持郑氏。

  郑氏王朝能存在那么多年,离不开沿海百姓的援助。

  太子爷扶着小家伙左右摇晃的身子,绕有深意的眯了眯眼睛,“开了海禁,又会有一大批洋人漂洋过海来到这里。”

  他们家汗阿玛对西洋的物件很感兴趣,只是康熙初年四大臣辅政时严禁传教士传教,还曾商议过将澳门的葡萄牙人全部驱逐,后来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行,但是洋人在大清地界儿的日子也不好过。

  后来汗阿玛除掉鳌拜,这才放心大胆改变对传教士的态度,还招揽了不少西洋人才,漂洋过海来到这片土地的除了传教士还有商人,在他们眼中,这片富饶的土地就是等着分割的肥肉,等到海禁解除,必定又会兴起来大清的热潮。

  洋人可以来大清,他们也可以派人去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