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7、第 137 章_[清穿]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面对面骂才够意思。”

  河道总督掌管黄河、京杭运河还有浑河一带的水务,总督衙门最开始在山东济宁,康熙十六年的时候挪到江苏清江浦,此后总督便一直驻扎在清江浦。

  胤祈看向主动找骂的师兄,很是真诚的说道,“师兄,靳大人和陈先生大概以为你是去找茬的。”

  胤禟和胤俄不约而同的点头,他们也这么觉得。

  这架势像是找骂吗,这分明就是找茬。

  张廷玉眨眨眼,温润如玉的青年很是无害的说道,“如果靳大人真的这么觉得,旁人也拿他没办法。”

  “师兄准备什么时候出发?”胤祈眼含期待的问道,说实话,他想跟着一起去,如果师兄不立刻就走,他就有机会让他们家汗阿玛同意让他出远门。

  他的反应实在太明显,旁边三人都看出了他的意思,有一个算一个都试图打消他的念头,“九哥,你不要想不开!”

  “九阿哥,江苏离京城很远,不可儿戏。”张廷玉如临大敌,到这个时候终于意识到他还是不如他爹,他爹敢接过皇上派的各种差事,他就不敢。

  至少现在不敢。

  胤祈一本正经的看向把他当玻璃娃娃的几个人,略过毫无参考价值的弟弟,目光落到他们家师兄身上,“师兄知道南方北方的地势变化吗?知道各地种植谷物的区别吗?知道旱涝怎么分布的吗?”

  张廷玉梗了一下,“师兄正在读这方面的书。”

  九阿哥挺直腰杆,“小爷全都知道。”

  他书房里放了一堆的水利农业方面的书,绝大部分都是前人留下的专业书籍,说出去也不会露馅。

  百姓大部分住在农村,土地税是朝廷的主要税收来源,而且他们这边和西方不一样,那边将放牧和耕种结合起来,他们这儿种地只种地,放牧只放牧,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大清地大物博,气候差异巨大,不同地区中的农作物、耕作方式、农具等都不一样,除了专门研究这些东西的人,很少有人能短时间内摸清情况。

  师兄的确是个天才,但是天才也得有个限度吧。

  北边旱地旱涝灾害频繁,风调雨顺只存在于幻想中,要么水太多要么没有水,经常整季粮食歉收的情况,如果碰上大灾,绝收也不是不可能,所以旱涝量大祸患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水道衙门在江南,对中原和北方的情况鞭长莫及,他还想在河南一带搞个水道总督衙门分衙呢,等师兄入门上手,他们先在河南治水,只要效果好,不信靳辅死撑着不松口。

  张廷玉不敢冒着风险带皇子离开京城,他自己出门那叫游学,带上个金尊玉贵的皇阿哥算怎么回事。

  还好十阿哥和十一阿哥和他站在同一战线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