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9章 政争波澜_727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公开想造反,李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给予充足的支持。

  如果,李中易露出了得位的野心,李虎的态度,就有些吃不太准了!

  当然了,如果李中易顺利的掌握了帝国中枢大权,站在李虎的立场上,也完全没有死磕的必要。

  至于,麟州的杨家将,站在他们十分想要割据一方的军阀立场之上,李中易掌握实权之后,如果能够扩大杨家军的地盘,自是举双手赞同。

  相反,如果李中易太过强势,想要削藩,那么,杨家将多半就会站到李无咎的对立面上去。

  俗话说得好,屁股(利益)决定脑袋,此论断可谓是真理!

  不过,李中易的长处在于,他的直系兵马,在所有盟友之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这就好比一家股份公司,李中易属于公司的控股大股东,这就决定了,李中易自爱整个联盟体系之中的主导地位。

  赵匡胤所掌握的军事实力,数量也不算少,可是,赵老二的兄弟们的力量,加在一块,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也是赵老二在控制住局面之后,为何要行险,故意摆出鸿门宴,剥夺了兄弟们的军权的关键要素。

  杯酒释兵权,看似温情脉脉的背后,以李中易如今老辣的政治眼光来看,其中隐藏着的凶险之处,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上下数千年的历史证明,如果,主君本身的实力强悍,在打下江山之后,臣子多半不会有二心。

  假如,主君原本是平民出身,或是起家之时的身份地位,和后来的臣子大致相仿,则拿下江山之后,必定有一场沾有血腥的权力大清洗。

  刘邦如是,朱重八如是,斯大林如此,毛润之亦是如此,这是出于巩固权力的核心需要,和所谓的亲情、友情、袍泽之谊,不怎么相干。

  李中易此时已经具有的优势地位,决定了,一旦他拿下江山之后,并不需要采取过激的手段,来收拾他的旧盟友们。

  送先帝入了陵寝之后,整个国丧的大典,也就算是圆满落幕。

  按照不成文的孝道,新君服丧守孝,以一个月代替一年,三个月期满便可除孝。

  李中易对这些繁琐的儒家礼仪,没有半点兴趣,只是,他也没有料到,有写书呆子竟然因为小皇帝应该挂孝多久的问题,激起了轩然大波。

  按照范质的预想,小皇帝才几岁,应该替先帝服丧三年,免得惹来闲言碎语。

  可是,有人偏偏想搞政治投机,赌一把未来的前途,并且还纠集了一大帮子国子监的书呆子,正式上书朝廷,声明:小皇帝服丧三个月,即可除服。

  起初,李中易得知消息之后,并不以为意,这才多大点事,何必计较呢?

  可是,刘金山的一席话,却令李中易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按照柴荣临终前的安排,符太后垂帘,小皇帝读书,范质主政,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