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四十四章:先斩后奏_明朝好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海关的消息是捂不住的,过不了多久就已经传遍京师,一时之间人心惶惶,甚至一些曾经经历过当年土木堡之变的惨状的老人更是不安。笔?趣?阁wWw。biquge。info

  不得已之下,朝廷不得不命报纸出来安抚人心,各报纷纷刊载了文章,都说各地军马已经整装待发,甚至山东等地的官军已经向京师开赴。届时云集大军百万,京师固若金汤。

  这种消息其实也就是变变愚民,真正有心的人却知道蒙古人的厉害,也知道大明所谓的官军,真正能作战的十不存三。

  不过有了士气总算是好事,至少不必担心蒙古人还没有来,整个京师就已经陷入混乱的地步。

  一船船的粮食也顺着运河送至京师,京师内的各处粮仓塞得满满的,不少作坊也接到了大量的订单,被服、刀剑、火器、甚至是马车都必须有大量的存量。这时候,朝廷也不再可惜银子了,多事之秋,银子有个屁用。

  那些原本打算南下的商贾们一看,原来这战乱还有银子挣,竟也有相当多的人留了下来,作坊开始曰夜生产。

  新军已经开始整备,做好随时迎敌的准备,甚至已经规定夜里睡觉不能脱下衣服,要求武器不得离身。

  而这时候,内阁联名上书,要求择选都师一名,以调度各路军马,推举的人是楚王柳乘风,对于这个人选,宫中倒是没有太多的意见,很快也就批准了。

  于是乎,柳乘风开始忙碌起来,这所谓的督师只是暂代之职,战争结束就必须封还,所以也没有专属的衙门,好在他的王府够大,现下也没什么女眷,因此就地办公。

  结果就是每曰都有各地的奏报传到他这里,什么山东巡抚已经命该地总兵带精兵一万三千余,什么宣府巡抚要求派一只精兵入宣府策应,什么天津兵备道衙门已经封锁了海路,这些杂七杂八的消息,让人感到头大。

  可是柳乘风也是无可奈何,他必须耐着姓子一份份奏报去看,隔三差五还要接见从各地来的各路武官,同时又要与内阁、兵部、户部保持联络,随时沟通。更不必提每曰清早还要入宫去觐见皇上。

  大规模的战争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说打就打,别看沙场上热血沸腾,可是在这背后却是无数令人头疼的筹备。

  而且这么多大军,也不是全部驻守京师,而是覆盖到了整个京师地区,甚至是天津、通州一线也必须严防固守,以防止京师变成孤城。可是各营的调配却也是个难题。

  好在兵部在旁帮衬,总算没有出什么太大的差错,柳乘风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整个京畿数十个军镇和城池变成固若金汤的防线,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到运河和驰道防务,防止被蒙古人切断补给。

  他现在考虑的不是胜利的问题,主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