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2|请假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历四月上旬,换算成公历已是五月上中旬的天气,若搁在现代,出门也就穿个薄衬衫或t恤,但宋时却穿了里面两层,捂得严严实实,还特地包了件厚实的松江布袍子过去。

  窑场温度高,穿厚一点可以防止炉内扑出来的热流灼伤。

  他从箱底拣出一身有些褪色的旧青衫,衣褶都是现熨开的,却照样意态洋洋,那种即将成大业的神采从敏利的目光、飞扬的眉尾、微微勾起的唇角流淌出来,直令人不敢逼视。

  俞书办牵着马在门外等他,乍见他这副神彩,竟忽略了他身上衣衫,上前夸赞道:“大人这身衣裳是什么料子的?定是京里名家手艺,衬得大人这般好气色。”

  他话抢得太快,拍完马屁才看出那身衣裳是件旧衣裳,忙又改口夸大人生得英俊,人抬衣裳。

  不,事业才是男人最好的装饰品。

  宋大人微微一笑,翻身上马,意气风发驰向城北。

  烧石灰的窑场就在天台山脚下武乡谷中,离着他昨天看的采石场不远,采石场中运下来的石块就地捶碎、锻烧,烧好后再装车送往各处用灰泥的地方。

  这处窑场同上头采石场一样,也是官窑,知府大人亲身巡视,自然又是一番大动静。宋领导下乡视察的有经验了,抬起右手往空中一摆,沉声喝道:“本府今日为修缮王府所用石料而来,无暇受这些虚礼。叫人都起来,盯着灰窑,本府要看烧窑时众人如何干活的!”

  管事唯唯点头,立刻回去众人盯紧自己的窑,露出些勤快机灵劲儿,叫大人看着放心。俞书办凑上前来,引着他到了今早叫窑场预留给他们的一眼窑洞前。

  宋时从家带来的于师傅就站在窑前,窑外不远处堆着一座小山似的石料堆,又一堆粗直的、仿佛小树般的木柴。

  石灰窑极为高大,外形有些像陕北窑洞,不过是砖石建的,顶上是弧顶,里面清得干干净净,只余一地炭灰染出的黑。宋时在南方见的石灰窑四围都是见圆的,见了这边好像语文书里窑洞般的样式还有些不习惯,凝眉问道:“这边的窑烧起来温度和南边儿的不会有差别吧?”

  于师父笑道说:“大人放心,保定的石灰窑也是建成这般样式的,咱们家自己虽不用,知道该如何控火。”

  何况这边还有许多积年烧石灰的匠人呢。他殷勤地跟宋时说:“这边儿以前也采出过大人特指的这种石料,往往和别的石料掺和着锻烧,烧出的石灰也和别的没多大不同,锻烧的火候工夫也应该差不多的。”

  一般生石灰烧制温度在900-1100度左右,轻烧白云石的锻烧温度则在900-1000度,温度的确差不多。宋时心中有成算,便让他寻个有空闲的老匠人来,问他平常如何烧制石灰。

  无非是在窑内铺上一层石料一层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