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第 130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带圆点的新蜡版,刻版时的技术性难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原先众人只担心圆点拉得不齐,印出来版面显得凌乱,但换成这套新腊纸,该刻点时只要对应着点一下就行。而且那些红点还可当格子用,这种稿纸一格要写两行字,本该是写字者自己下笔时斟酌肥瘦、左右,如今只消比量着那些圆点连线作中线,刻字时也可“从心所欲不逾矩”,能省下许多心力。

  众庶常拿到那两张刻好的腊版和预先印出的几张稿纸后,都惊喜非常,哪怕宋老师后头又给他们布置工作,让他们亲自印出样稿,也没有一个反抗的。

  印稿子他们起码都印了几个月了,熟门熟路的,可比刻版时还要拿着尺一个点一个点地比量着刻强多了。

  不愧是能造出鸳鸯尺的宋三元,干什么都讲究量度精细!

  三十位庶常甚至夸起了给自己加工作的老板,全无被压榨的自觉,兴兴头头地印了稿纸,目光量着纸上朱点连成的界线,心下计算着自己刻版时怎么下笔。

  开会经验极为丰富的宋老板又领着他们开了个工作会议,分配这场印刷目录的任务:

  一卷《孝经》、五卷《四书》、八卷《诗经》、十卷《书经》、十卷《礼记》、十一卷《春秋》、十二卷《易经》……六十卷《通鉴纲目》,合在一起共117卷,平均到三十个庶常手上,每人近乎要整理四本目录。

  至于他自己,要负责进度管理和质量监管,没有时间亲自做基础工作呀。

  宋老师感慨地摇了摇头,架起小黑板,把之前的会议内容擦掉一部分,只余图示,拿着粉笔继续作板书,将三十位翰林安排得明明白白:先按人头分配,每人整理四卷书的目录;再将这三十人分作十五组,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然后还要将原稿次序打乱,每人随意抽出四本检查;他这个负责人带着只需检查一本书的幸运儿负责全面检查。

  等这一百余卷书的目录写得清清楚楚,格式、页码一丝不错,今日印出的新稿纸也就该浸好蜡、晾透了,就发到各人手中付印。

  满座庶吉士细听着他安排,别的都无异议,只觉得检查次数太多——他们都是神童出身,自幼过目不忘、文不加点,写出来的东西哪儿需要这么一查再查?交上去的必定都无错讹!

  众人意见一致,都要求宋老师信任他们,少查几次。

  宋时听他们声音渐高,要跟自己争执起来,忙拍了两下掌,肃然说道:“咱们进翰林院时,院士们已经开始修《大典》了,虽说各位同年多半时间跟着学士读书或随我练字、刻版,却也该见识过修大典的场面,见过前辈们为着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年号、日期一遍遍翻书修改。难道那些前辈翰林们才学不如你我、记性不如你我?”

  庶吉士虽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