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宝(续)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物,所以对于移民来说,农闲之际打猎,是迅速增加收入的好办法。

  张金称在扯队伍来辽东时,就已经打定了这个主意,他带来的人,多是开弓射箭的好手,定居点附近又有大山,每隔几天就到山里转一圈,猎得的猎物就能让大家吃上几日。

  剥下的毛皮,可以当钱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经过的大小商队,对于毛皮是有多少收多少。

  张金称想好了,在这里开荒的头几年,就以打猎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买更多的火铳、火炮和铅子、火药,然后从清河家乡多招人,增加人手,扩大地盘。

  有了地,就有了粮食,有了这些就有了家,到时候来寨子定居的人越来越多,生地变成熟地,他就到官府那儿登记户口,缴纳赋税。

  换得官府认他做村主(寨主),然后继续招募移民定居,把寨子扩大成为一座城,他就成了张城主,让乡亲们都看看,张金称出息了。

  他也要当地主,雇佃农给自己种地,买奴婢伺候自己,让自己和儿子孙子都过上舒服日子。

  这一切,都要有武力作保障,所以如何获得更多的火铳,同样是张金称要考虑的问题,

  往日里官军才准备的火铳,在辽东并不限制,但想要买火铳,要么到襄平官府那里登记购买,要么找诸如北洋贸易公司这样的大商社才买得到。

  这种打猎、防身、护家都不可或缺的法宝,绝对不嫌多,但价格不便宜,更别说还得有火药和铅子,所以自己要有稳定的收入,还要和商社搞好关系,确保有稳定的货源。

  张金称脑子很灵活,知道要巴结的实际上不是陈青山,而是陈青山后面的“北羊”,所以此时不忘打听,看看“公司”最近有什么“重点收购货物”。

  “老规矩,就是大量收毛皮,貂皮、狐皮、鹿皮、虎皮、熊皮,有多少收多少,价格公道,你不用担心。”陈青山说完,不忘交代张金称:

  “你选几个好手,放箭时射准点,莫要坏了毛皮,不然卖不出好价钱。”

  “还有,熊皮、虎皮就不要勉强了,太危险,肯定得上火器,那就会打出大洞,所以风险大、收益相对没那么大,不划算。”

  “我跟你说,海东以北的海参崴,那边有一帮老手,猎熊有一套,手段了得,剥的熊皮又大又完整,大多是上等品,在不要说在长安,在莱州都卖断货了,公司主要从那边收熊皮,你们呐,不要勉强。”

  “别小看貂皮、狐皮,销路一样不错,价格也很高,积少成多,那也是不得了的收入,你想想,是抓一百只貂容易,还是猎一头熊容易?”

  见着张金称点点头,陈青山喝了杯温水。

  这处定居点,是按着“标准模范”建立起来的,土木混合结构(方便快速搭建),其内各类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还包括水井。

  冬天烧起热炕,足以确保居民度过严寒。

  如有贼人来袭,关上寨门,靠着壕沟、箭楼还有火铳、火炮,足以自保。

  若认真经营,勤劳开荒,数年后,这里必然变成富足的村落,就不知届时这位张大当家,是不是还想着啸聚山林,做山大王。

  张金称的来历,陈青山很清楚,这位是清河人,出身微寒,家徒四壁,不事生产,曾聚集亡命之徒,以打劫过往商旅为生。

  可是上了红名单的人物。

  如今,张金称带着手下和招募来的乡亲、游民“闯辽东”,到辽东开荒定居,陈青山暗中观察过,发现这位好像真的是在“走正道”拼家业。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许多河北地界不安分的好汉们,纷纷呼朋唤友“闯辽东”,在地广人稀的辽东地区安家落户,使得河北各州郡的治安似乎都好了许多。

  朝廷似乎把“闯辽东”作为一个法宝,将河北地界上的“妖孽”收了魂,引到辽东去了。

  对此,陈青山很感兴趣,他想看看数年之后,这些好汉们能在辽东闯出什么名堂来。

  是羽翼渐丰之后占山为王、打家劫舍,还是安安分分做地主?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