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第一百六十一章_汉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帝登基,诸侯王入长安朝见,是高祖时就定下的规矩。

  鉴于各王国路途远近,以及诸侯王实力强弱,朝见的队伍大多会错开时间,很少碰到一起。

  刘彻有心彰显武威,提前派人往各王国宣旨,并一度推迟演武时间,甚至许先到的诸侯王延迟归国,就为刘氏诸王能够齐聚京城,共同参与这场盛事。

  通过这次朝见,也能看出诸王对新帝的态度。

  远在边陲的代王接到旨意就动身,属于最先到达的一批。

  距离更近的淮南王却以各种借口拖延,迟迟不肯动身,使得淮南国的队伍落后诸王,姗姗来迟不说,更是最后一个抵达,难免让刘彻心中不悦。

  思及七国之乱时,淮南王一度想要跟随起兵,天子的不悦很快燃成怒火。

  直接表现为,各王国队伍抵达后,诸王都是隔日受到召见,而淮南王入京数日,迟迟不见宫中来人,只能在下榻处等待,引来各种猜疑甚至是看好戏的目光。

  面对这种处境,刘安暗道失策。

  无奈他错估少帝的性情,错已铸成,想要补救却无良法。没人乐于帮他出面,甚至连他的兄弟和侄子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不愿代为讲情。

  这让刘安很是恼火,差点维持不住儒雅宽厚的表象。

  相比之下,随同入京的王女刘陵蒙窦太后召见,得以出入长乐宫,借机献上道家典籍,并且凭借极佳的口才,给王太后和阳信公主留下不错的印象。

  倒是皇后陈娇面上带笑,态度中始终透出一抹疏离。

  刘陵试了几次,始终无法如打动阳信一般,获取陈娇的信任,这让她感到挫败,又有些不服气。

  究其原因,陈娇得窦太后提点,又知刘彻对淮南王的态度,和刘陵相交,仅维持面上过得去,对方想要再近一步,立刻会被挡回去。

  使尽浑身解数,仍是无从下手,淮南王催得又急,刘陵不得不放弃,转向王太后和阳信。

  比起窦太后和陈娇,从天子母姊入手,未尝不是一种方法。

  可惜她不在长安,淮南王早年埋下的钉子也被-拔-除,消息不够灵通,根本不晓得天家母子、姊弟之间早存裂痕。

  如果知晓,她绝不会和王太后及阳信走得如此之近,不惜送出重礼,请她们在天子面前讲情,禀明淮南王绝无不敬之意。

  “父王好读书鼓琴,研学老庄,国事尽托于相,无意政军之事。此次来迟,实因途中遇大雨,有乡里遇灾,父王心生怜悯,下令停车相助,方才拖延时日。”刘陵一边说,一边推出两只精美的漆盒,盒中装有镶嵌珍珠的金钗,以及价值千金的玉璧。

  王太后知晓她的意图,也对玉璧很是动心。无奈母子间的关系不比早年,这份厚礼委实有些烫手。

  阳信同样清楚,收礼就得办事。但经过献美之事,在天子面前,她说话的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