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9章 学习改变命运_乱明者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9章学习改变命运

  王小五,蓟镇的一位基层分田小吏。

  他并不是蓟镇人,而是西山皇庄的工人。

  他之所以能到这里干分田这份工作,也不是西山皇庄给他安排的,而是他凭自己的能力挣来的。

  由于,蓟镇这边传统的军户太多,卫所制度之下的腌臜事也比较多,里面备受压迫的底层军户也早就忘了如何给自己争取权利,他们更多的是麻木和被动接受。

  所以,即便朱常洛对这些军户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在给蓟镇底层军户转农分田这件事情上,朱常洛是信还是希望能够给他们以新生的姿态,让他们重拾做人的尊严。

  还有就是朱常洛不过蓟镇本地的官吏,虽然经历过了蓟镇案后,蓟镇官吏们被清洗的大半,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思想就立刻转变成了“为人民服务”,他们还是传统的封建官僚,还是信不过的。

  所以,朱常洛就以直隶总督衙门的名义在京师范围内征聘直属总督衙门的吏员若干名,用于蓟镇的分田监督和分田工作。

  对此,也不会有人说二话的。因为,总督本身就有招募幕僚和书吏的权利。

  而且,在封建时代里,吏员虽然算是个“官”,但是在这个时代里,吏员依旧是一个不体面的工作。

  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也没几个原因做吏员的。

  除非是知道自己科举无望了或者牵扯到什么案子没法做官了,否则他们是真不会主动做书吏的。

  而这也恰恰给了朱常洛一次跳过吏部,自主招聘的机会。

  王小五就是趁着这个机会,从西山皇庄里的一位普通工人脱颖而出成为了直隶总督衙门下的小吏。

  这份小吏的薪水并不多,甚至都比不上他在西山皇庄里挣的多。

  但是,这并不妨碍王小五的选择。

  王小五也是有一颗改变家庭阶级的上进心。

  科举这条路他不行了,但是书吏这条路还是有点希望的。

  毕竟,在他们这些平头百姓眼里吏员也是官的,也是高高在上的。

  所以,王小五心动了。

  虽然,在西山皇庄里工人的收入还是蛮可观的。

  但是,在传统的思维里,还是做官最有前途的。

  王小五家境贫寒,小的时候随着曾经给大户人家做过几天帮工机缘巧合学了几个字的父亲认了几个字。

  但是,他父亲毕竟地位底下,能侥幸认得几个字,已经是撞大运了。所以,王小五跟着他父亲认的字也就不多了。

  所以,关于读书认字这一块,也一直都是王小五自卑和骄傲的地方。

  自卑是因为他认得字太少,几乎不能连成几句通顺的句子;骄傲是他在一众文盲之中也算是个“文化人”。

  所以,对于他自己的定位,王小五一直都是模糊的。

  直到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全家从京郊的乡下搬到西山皇庄这里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