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一一章 挤兑(八)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敌对势力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对付华东政府,同样的华东政府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反击。

  不过行政院讨论之后,最终做出的决议是,这次不仅仅是要靠青岛的支援,上海地区自己也要尽力动员自身的力量,也就发动上海的元老商人,以及本土的商人帮助,当然在这方面青岛也会提供必要的帮助。

  上海是华东政府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因此有大量元老在上海经商创业,或者是在上海成立了自己创办的企业的分公司、分厂等,根据统计,在上海地区,由元老创立,或与元老有关的企业、公司己超过300家,其中资产超过百万银元的企业超过了30家。可以说这是一股庞大的资本力量。

  而应对这次在上海发生的挤兑银元风潮,当然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每一名元老都有义务、并都有责任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一方面是因为元老的创业成为,离不开华东政府的支持,现在也是元老回报政府的时候;而在另一方面,无论是否担任公职,元老都应是一个做为整体,在华东政府遇到困难时,就应该同仇敌忾,齐心协力。

  当然华东政府在商领域,扶植的不仅仅是元老,对本土的民族资本,也同样大力扶植,毕竟元老的人数有限,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培养、扶植更多的本土民族资本才行。

  不过有不少元老对本土的民族资本还是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这一方面是这本土的民族资本和清廷的关系太密切,如盛宣怀、张謇、张叔和等,在清廷甚致都可以算官员,至少都有一顶官帽子,而南洋背景的张振勋,还有完全靠华东政府扶植起来的赵维忠,也有清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一些元老对他们不放心,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而在另一方面,从旧时空的经验来看,这些本土的民族资本在这一时间的表现也确实并不怎么样,尽管他们确实为中国的民族资本发展做出过一定的供献,但大部份都局限于创造了若干个“第一个”,然后就基本没有下文了,而从总体来看,这些本土的民族资本在外国资本面前基本不勘一击,甚致是沦为外国资本侵入中国的合伙人,或是买卖。用旧时空的教科书总结就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投降性。

  当然中国的本土民族资本起步本来就比外国资本晚,而且在旧时空里的中国政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个对外极端弱势的政府,几乎难以为本土民族资本的发展提供什么助力,这也使得本来就先天不足,后天又营养不良的中国本土民族资本想在与外国资本的博奕中杀开一条血路,占据一席之地,也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向外国资本妥协,甚致是投降,也是再所难免了。

  只是这种对这个时代本土的民族资本的不好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