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章:商纣王,妲己,比干_我的历史聊天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此,他还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杀比干,囚箕子,失去人心。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连年用兵,国力衰竭,对浮获的大批浮虏又消化不了,造成负担。

  可事实上呢?

  商纣王帝辛无可否认其出色的才能,因此他不可能被一个女子而迷惑,言听计从。

  有相关分析认为,商纣王帝辛的灭亡,是根本原因还是其不拘一格,大胆改革,甚至想废除奴隶制。

  因此的得罪了许多既得利益者,致使他最终失败。

  具体来讲,商纣王帝辛的几项改革政策,得罪了太多的贵族等人。

  ……

  首先,商朝曾经的中坚力量,其实是就是神权,被称为“一元神教”的力量,是商朝统治的基础力量。

  然而,商纣王帝辛却独树一帜,他蔑视陈规陋俗,不祭祀鬼神。

  其实,商纣王帝辛是想加上中央集权,有意削弱一元神教的存在,因此严重损害了一元神教的利益,他们怎么可能置之不理。

  一开始,有不少人明里暗里的,出来挑衅,结果被商纣王帝辛残酷的杀害了。

  所以,一元神教他们憎恨商纣王帝辛。

  盼着商纣王帝辛早点死去,换一个王来,只要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才不在乎谁来做这个王。

  曾经是商王朝中坚力量的祖宗一元神教(神棍们),此时却成为动摇商王朝统治基础的主力。

  ……

  其次,商纣王帝辛大量任用“低贱”之人,大大的损害了王公贵族的利益。而且商纣王还想改变祖制,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王位!

  因此,有许多人不再忠诚,他们成为叛逆者。

  不过还可以细分一下。这类叛逆者分为两类。

  一类是王党内部的叛逆者。这一类人又可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以微子、箕子、比干为首的王族反对党。

  这是一群帝祖甲礼制改革的牺牲品。本来,按照商王朝“兄终弟及”的传承方式,这群人是离王位最近的。

  尤其是微子,是帝乙的长子。本来是最有希望称帝的,而且,在帝武乙在位,也确实有部分大臣拥立微子。

  但以太史为首的帝党拥立了帝辛。因为帝辛是嫡子。按帝祖甲确立的礼制,是以嫡长继承制为核心的。先是嫡长子、嫡次子、嫡三子等等,嫡子以后,嫡子以后才是以年龄次序排列,庶长子,庶治子等等。

  帝辛对微子一系的打击、排挤,决非是昏庸而远贤亲佞,而是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

  微子,箕子,比干、胶鬲等也决非孔子口中的贤人,而是一群因个人利益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商奸”。

  另一个群体则是商王朝的贵族。帝祖甲的礼制改革,不仅是确立了嫡长继承制,而且废除了王位继承和国家大事中的贵族公议制,使商王朝彻底泯灭了酋邦制的最后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