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六六章 给钱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是什么意思?陛下是什么意思?今天诸位不妨都说说。”

  郑家的人定下了调子,在场的几大盐商也都同意。虽然平日里斗的你死我活,但如果真的要搞盐政改革,他们这些做总承包商的,就是首先被针对的对象。

  淮北盐改若是成功,必然会波及淮南,到时候大家就都要遭殃了。

  可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

  皇帝不久前刚刚南巡,盐商出钱出力出人,接待。

  皇帝说要修淮河,盐商立刻给钱,几百万两给出去。

  哪怕是街头那些小混混,那也得讲个规矩吧?今天给了钱,给足了你面子,也给足了你里子,至少不可能拔吊无情,接着就翻脸吧?

  商人们均想着,历朝历代,除了暴虐残酷的汉武时候,也没有对商人这么狠的吧?也没有这么不要脸的皇帝吧?

  一旦总承包商制度取消,也甭管是陕西人、山西人,还是徽州人,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全得玩完。

  只不过,是否会发展到那一步,就很难说。

  盐商们也见的多了,从明朝开始,就不断有人提议改革盐政,但又有哪次改成了呢?

  是以盐商们秉持一个原则:说,随便说。

  实际上,这不只是盐商的原则,也是此时士大夫、士绅、乃至于朝廷的原则。

  因为儒家小农经济适应特色化之后,儒家有其自己的政治正确。这种特有的政治正确之下,各种奇葩的言论是从来不缺的。

  缺的,从来都是做,能引人反感的依旧也是做。

  就好比北派大儒,整天嚷嚷着激进的土地改革,能井则井、不能井则均,甚至还要搞三十年赎买制……

  但一点都不妨碍此人名满天下,成为各处书院的座上宾。

  然而,真要是有人这么做,那么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死后可能都要被挫骨扬灰。

  特色儒家的政治正确,迫使每个人都要接受他们所不愿接受的话语,然而这种政治正确恰恰是违背社会基础的、甚至是反动的。遂只能一边喊着政治正确的口号,一边做那些完全相反的事。

  盐政问题也是一样。

  说?说的多了。

  从盐票法、晒盐法、盐纲法、盐引法、承包法、官营法……这都是朝堂上的常客,今天说、明天说,但关键是做不做?

  盐商不会去恨每一个提议盐政改革的人,除非这个人真的去做。

  朝堂上的改革、变法的呼声,也不只有盐政改革,实际上说法多了,但真正改的有几个呢?

  是以,刘钰被皇帝派去淮北“回松江的路上顺便巡查”,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是要动真格的?

  还是皇帝实际上还是想多要点钱?觉得之前给的不够,又不好意思再来要?

  对刘钰,这些盐商的印象并不好,但之前刘钰也并不掺和盐政的事。

  他们在朝中都有关系,据说兴国公从几年前入朝开始,一改之前的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