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零六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没问题的。

  但他还是拿出了比较实际的一整套方案。

  只是,这种半忽悠、半实在的话,依旧还是许多人持有怀疑。

  “鲸侯,按您所言,这是稳赚不赔的。朝廷若是知道稳赚不赔,为何户政府不出钱投入呢?”

  “我等倒是知道,京城勋贵家里,以及内帑也投了钱。但若是稳赚不赔,朝廷为何不投入呢?”

  问出这个问题的,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商人。

  这不只是他的问题,更是在场许多人内心的疑惑和怀疑。

  商人们对朝廷的态度很矛盾,但其实心里也清楚,朝廷见了钱,就像是苍蝇见了血一样。

  这不是在诋毁朝廷,而是在表扬朝廷。没能力把中央财政收三四千万两的王朝,意味着一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

  就像前朝,类比于大顺这边的获鹿县。

  前朝理论上真的是三十税一,一亩地,理论上只收石的正税。

  如同刘钰印象深刻的亩税精确到小数点后17位的获鹿县,13万亩土地,大顺把人丁税摊进去后,要收两万两白银。

  而前朝,算作一石粮一两银子,理论上获鹿县只要收4000两银子的亩税,再加上3000两银子的人头税,算起来是大顺的三分之一。

  但正税之外,劳役、杂税、摊派……这就是个没有底的数目了。所以账面上看着真好,三十税一,真仁政也。

  然而但就像是修黄河大堤一样,要不要要修?

  不修,反。

  修,要么抓百姓去服徭役,要么花钱雇人。理论上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组织力爆棚,鼓舞百姓为了子孙后代、人定胜天,而这个时代,第三种选项想都别想。

  正是因为对大顺朝廷有所了解,商人才会问出这个关键的问题,

  不看说的天花烂坠。

  只问一句,户政府的库房里有没有银子?

  有的话,稳赚不赔,户政府为什么不把银子投进去?

  宋朝之后,王相公行青苗法,拿着国库、常平仓的资产对外放贷,也不过是二分的利。

  现在刘钰忽悠说,回报率在30%,这可比王荆公的青苗法赚的还多。

  既然如此,朝廷在良家子里复三舍法,对王荆公也不是全盘否定,那么朝廷为什么不拿国库的钱投资呢?

  青苗法号称国家放贷,也不过二分利,一年回报率是多少?

  朝廷对王荆公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

  朝廷的官方意识形态没说,不争论。

  但从良家子复三舍法这件事来看,至少不是否定的。

  开发虾夷,按刘钰这说法,随随便便就是30%的回报率,朝廷连王安石都能肯定,为什么不直接投钱获利?

  朝廷缺钱吗?

  缺。

  朝廷想要银子吗?

  想。

  既然如此,朝廷却不投钱,刘钰又说的这么诱人,终究有人开始怀疑了。

  这问题,其实还是有水平的。

  勋贵和内帑的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