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三章 粮食定价权的布局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继续往深入里谈,而是自笑道:“粮食为一国之本。我就是对日本的稻米交易有些好奇。一直想要找机会问问,但日本之前锁国,我在长崎也没有接触到什么大的米商人。之后虽去了一次江户,却也一直没有机会到处逛逛,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奇事。”

  “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能从你这里知道这些旁人难以知晓的事情,我还是很高兴的。对了,你之后有什么打算?是准备回家继承产业?还是趁着开埠的机会,在开埠的地方闯一闯?”

  本间古作也不知道刘钰说的是真是假,至少不能确定到底只是好奇问问大米期货的具体细节,还是另有目的。

  此时听刘钰问到将来的打算,他也只好道:“我还有长兄,就算回去,也不是我继承家产。我打算留在江户,一旦兵库津开埠,这里一定会繁荣起来。我想留在这里,学一些汉文,暂时并不打算回去了。可能会先在兵库津的商铺里找一份工作先做着。我会算写,父亲在江户也有一些生意上的朋友。”

  本间古作即便还年轻,却也敏锐地察觉到一旦开埠之后,谁能搭上大顺这边的商人,谁就能获取财富。

  而且,就算是做稻米生意,在之前锁国的情况下,想要搞稻米投机,只需要花钱在日本各处搜集情报就好。

  既不需要,也没机会去考虑外面世界的影响,锁国之下,外部的粮食根本不可能进入日本。

  新井白石新政之后,长崎口岸是发贸易信牌的。不是粮米豆菽不赚钱,而是在每年三十多艘船固定数量的前提下,商人当然会选择更赚钱的生丝。

  如今放开了外部贸易,本间古作很清楚,日后大阪的堂岛米期货,日后就不得不考虑大顺的影响。

  想着今日大顺这边的伯爵邀请他私下见面,日后在大顺海商这边,那也是个敲门砖了。

  现在谁能搭上线、谁能最快掌握中文,谁可能就能主导将来整个日本的米价。

  别的生意,他既不熟悉,也没有人脉,在他的未来规划中并没有考虑做诸如生丝绸布等生意,而是铁了心要和米期货杠上了。

  现在线已经搭上,还差一个学中文。

  父亲那边一直催着他回酒田,但本间古作认为这个时候回去就是浪费最佳的机会,现在这种情况,谁先学会中文、先走半步,将来别人就要追百步千步。

  打定了不回去的主意,他想试探着问问刘钰,大顺这边会不会掺和大阪的米市场。

  “贵国会贩卖粮米、参与大阪的帐合米交易吗?”

  “呃……这个嘛。暂时可能不会,通商伊始,自然是什么利大做什么,也需要慢慢熟悉市场和百姓的喜好。两三年内,应该是不会参与的。除非年三年内日本大荒,民不聊生,到时候或可贩卖一些粮米以平价。商人得利、百姓得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