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九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则就是宗教问题,大顺的情况和满清完全不一样。

  明末陕西大起义,回人也有不少,大顺军中有不少并肩作战的,良家子中也有不少回人。

  明时西北的绿色教派,是在中国魔改后的哈乃斐派,融合了唐前儒家、景教等,提倡“以儒释教”,在明末已经开始汉文译经。不少教徒不但当兵,而且还参加科举。

  哈乃斐派在一些方面却确实宽容一些,比如可以容忍男男、女女这样的同婚。

  甚至在中国经过魔改之后,祭奠死者要穿孝、有头七。教内只有教长,没有法官,不行教法,甚至回汉通婚,不准内部私自嫁娶,要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没有要求通婚的一方必须改信。

  原本历史上,因为明末大起义的缘故不少教徒义军跟着李过退到了湖广,以及后续的米剌印、丁国栋反清,拥立“朱识锛”。

  要效狄仁杰拥立庐陵王李显故事。

  从“朱识锛”这个名字的辈分上,很容易判断这是肃王一系: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

  这导致满清对西北地区的哈乃斐派进行了一波屠戮,破坏了原本的统治性地位。

  新传入的苏菲派迅速抓住了机会,大肆扩张。

  苏菲派到了中国,自然也经历了魔改,然而他们融合的却是一些糟粕。

  魔改后的苏菲派学到了很多糟粕,教徒跪拜首领,“道祖”马明心甚至公然说:向我叩头吧,我即为主,我就是圣人!

  遇到三灾八难,要焚香祈求;早晚要给教长上香;教徒要把钱财贡献给教长或者教堂……俨然成了封建庄园,封建主拥有财力、人力、人心、内部司法权、行政权。马明心的哲合忍耶派也就成为了同治年间大乱的重要因素。

  但大顺这边没有这种情况,因为大顺没有打破哈乃斐派一家独大的局面,也没有对西北大加屠戮导致苏菲派趁机占据空位。

  魔改后的哈乃斐派仍旧占据主要地位,地方官仍旧把持着司法权,各个地区的教内头面人物的家族势力都来源于政府:或是军官、或是良家子、或是考科举当官。

  苏菲派各个门宦想发展,这些以儒释教的魔改哈乃斐派的、和士绅军人互相通婚、权力自上而授的边军、军官、良家子或者科举官们,首先就不会答应。

  搞个人崇拜、封建庄园制,就会先扣上一个“邪派”的名目,利用官方势力加以打压。

  总的来说,哈乃斐派相对而言,相对比较温和,也相对比较容易世俗化。尤其是传到中国融合了儒、景教等后的特色魔改派。

  朝廷从明朝开始,就一直紧抓着司法权,大顺延续下去。

  再加上西京的特殊政治地位,故而按说作为烂摊子的西北,在大顺这边其实很稳定。

  东北这边也很稳定,西南改土归流是个漫长的过程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