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八章 必死之局(下)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的稳定性。

  一旦刘钰搭建起来的这个以世界市场为核心的贸易体系出现了问题,那就是直接影响到千千万万人的生活。

  几十年前,刘钰只是把对外贸易中心,从广东改到了松苏,就直接导致了几十万人失业、西江航运五岭脚夫粤绣女工大失业。

  而现在,卷入其中的,何止几十万?

  时间每往前走一天,可能就得多出来大几千人;每往前走一年,可能又卷进来几十万。

  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刘钰极大地改善了大顺的财政收入。

  大顺花钱的手脚越来越大、铺的摊子越来越大。

  而这些钱,可不是靠均田、限田、均税、取消优免等,得以实现的。

  而是基本上全靠这个新体系来支撑的。

  大顺已经被刘钰绑住了,往前走也不是、往后退也不行。

  即便说想往后退,甚至更疯狂点,靠杀人盈野来实现倒退……

  那,养兵的钱,从哪来?

  大顺的旧财政体系,哪里养得起现在这么多的野战部队?

  再者说,新学一系迅猛发展,几十万新学派的人,也是和世界贸易、工商业发展绑定的。

  真往回退,这些人靠什么吃饭?

  这些人造反,可不同于普通的农民起义,这些人可是掌握此时先进的生产力的。

  虽然说,此时这些人相对于科举体系来说,仍就算是“边缘人”,甚至不能算是“读书人”的范畴。

  但是吧,名是名、利是利。

  现在虽无名,但是这几年对外扩张,他们吃到了红利,利益还是拿到手了的。

  也即是说,虽然现在身份上不尴不尬的,但有钱赚、有事做、也能在殖民地和先发地区做官。

  虽然大顺朝廷的政策,不是完全偏向他们,甚至对他们不是很好,弄得他们跟“小妾”似的,和科举那种“正妻”不同。

  但是,凑合过呗,还能离咋的?

  可真要是反着动,让他们不但没“名分”,连实在利益都没了。

  那就只能反了。

  所以,反着动,在刘钰披着封建主义、加强皇权的外衣,完成了一些列改革、打完了一战后,反着动就是死。

  那么,不反着动。

  不动。

  或者说,萧规曹随,行不行?

  即便说,不考虑每一天新兴阶层的力量都在增长、现在的外部市场扩张还没到阻碍生产力发展相反还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阶段。

  这些宏观变化,通通都不考虑。

  那么,就考虑一些最基本的症结,土地兼并问题,萧规曹随都不行。

  伴随着对欧贸易的发展、扶桑金银矿的挖掘、印度波斯等贸易权的独占,每年海量的白银流入大顺。

  这为大顺完成货币改革提供了条件。

  这种货币改革,不是说废两改元这种改革。

  而是要直接解决铜币和白银之间,不是辅币关系,而是本币和外币的关系的情况。

  而且,这件事,大顺肯定是要做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