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四章 下西洋后的下西洋(十)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自然无敌;可摆在欧洲,我们其实连荷兰都无法独自打赢。”

  他这个判断,虽然有些丧气,可众人还是纷纷点头,认可陈青海的说法。

  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这一次欧洲之行,虽然一路都很顺利,总参谋部提前做好的后勤准备和各种预案,使得整个过程很稳。

  但,对于大顺此时能否做天子这件事,各路真正来打这一仗的军官,在抵达欧洲后,全都持悲观态度。

  做不了,太难了。

  至少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单单一個后勤,就能把他们吓死。欧洲的物价水平,后勤补给靠花钱,当真是花钱如流水。

  普鲁士那样的小国,能拉出来十万野战部队。法国把七八成的军费花在陆军上,依旧还能保持三四十艘战列舰。

  而大顺短期之内能集中上万人规模征战的极限,也就是印度。

  西非完全没有落脚点。

  各国重商主义横行,都想着多出口少进口。

  大顺也算是占了个大便宜,才能以这种直接的形式掺和欧洲的世界大战,因为欧洲乱成一团,欧洲海军强国的主力舰全都缩在本土附近,唯独大顺在本土压根不需要保留主力舰。

  道理也很简单。

  法国真的可能登陆苏格兰,如果海峡没有英国舰队。

  而大顺周边,就算英国玩什么围魏救赵,把海军全拉过去,就算不考虑后勤补给,指望谁攻入京城?朝鲜?还是越南?还是缅甸?

  即便如此,大顺也就只能维系“支持谁谁就赢”这种程度。

  绝对做不到“我说将来怎么办必须得听我的”这种程度。

  直布罗陀的一场海战,让大顺这群算是初生牛犊的海军,知道了英国主力舰队的水平和他们算是半斤八两。

  陆战的话,估摸着法国普鲁士等也不会差,大顺也着实做不到能三千破五万。

  现在李欗挑明了“天子”和“五霸”问题,也等于挑明了战后的格局怎么谈,是需要他们在战场上打出来有利于大顺希望的战后格局的态势。

  这场战争的本质,在开战之初的小册子上,他们已经了解了。

  因为他们接受的三观养成,使得他们看那种按照他们接受的三观逻辑所衍生出的小册子,非常顺滑。

  即:

  法西和葡英的殖民地矛盾。

  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奥普主导权矛盾。

  俄国西进与普鲁士崛起之矛盾。

  伴随着大顺参战,这三大矛盾,都会解决。

  普鲁士死定了,西里西亚肯定要吐出来,东普鲁士和波兰问题,也基本和普鲁士关系不大了。

  英葡和西法殖民地问题,其实这一次阿兰达伯爵和大顺谈判的贸易问题,本身就是这个殖民地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而这三大矛盾解决之后的和会上,必然是要建立一个稳固的国际体系的,并且这个超脱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新国际体系,必然是大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