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章 大忠臣(上)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思想落后啊什么的,那连解释世界都算不上,只是盲人摸象似的在描绘世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曹州济宁为山东最富、压的省会济南毫无存在感只能做省政治中心的时候持续了数百年。按照类似这种扯犊子的精神决定论的方式来看,是不是可以说,距离孔孟之乡越近,便越繁华,工商业越发达?

  是经济基础决定了思维方式?还是思想精神决定了经济基础?

  至少,从废运河、行海运这件事看来,怕是物质决定思想,而不是意志决定物质。

  扬州的千年风华,还不是刘钰一系列的盐改政策、运输物流线路的变化,直接废掉了?

  这里面深层次的东西,皇帝未必懂。但现实的例子,已经摆在了皇帝面前,而且还是血淋淋的例子。

  大顺的军队,是刘钰在松苏改革的最大依仗,全程都在替刘钰擦屁股。从岭南商路、西江航运,杀到扬州淮安、再一直杀到京畿运河,

  杀完之后,财政收入的确暴增,然而大顺也已经被现有的经济基础所绑架了,不得不试图改变战略重心、围绕新的经济中心进行一场变革,来应对和过去截然不同的新情况。

  这就是刘钰说的人亡政不息。

  不是不可以倒退回去,但到退回去也是要花钱的,大顺有能倒退回去的钱吗?重修运河、砍桑种稻等等这些,随便一件事,反动派都玩不起,因为没钱——运河已经彻底被刘钰搞废了,海运一通,运河河段全面淤积,清淤可比隋炀帝挖运河要费力的多,反动派也得有钱才能反动啊,嘴上叭叭卵用没有。

  皇帝一开始的底线,是松苏、关东、南洋作为“外”。其余的地方,就不要弄了。

  缺原材料,外面找。

  缺市场,外面打。

  这些“外”部地区,提供白银、货币、商品粮、钢铁、棉花、煤炭等等。

  内部就先稳着吧。

  然而,终究是皇帝自己选择了打破自己定的规矩,是他考虑到修铁路对统治的好处,要修中原的铁路。最终导致了太子要锻炼自己班底的时候,不得不退一步,把汉口也放开。

  现在,山东问题,谁能解决?

  朝中重臣,有几个能把山东问题、黄河决口的威胁,解决掉的?

  朝中其余的科举大臣无法解决山东和黄河决口的问题,他们只能修修补补。

  不修修补补的,实则就俩方案。

  皇帝想的解决方式,是等着黄河决口,不堵口子,让黄河自己冲出来河道,大灾大乱之后,借天灾之力,解决山东的人地问题和黄河问题。

  刘钰的解决方式,是尽人事听天命的人定胜天,在决口之前,挖出来新河道,通过迁徙、发展工商等方式,解决一下山东的人地问题和黄河问题。

  但做事,就要有代价。

  既想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可能的。

  朝廷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