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五章 木牛流马(一)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建议,都不是站在一个传统帝国对边疆羁縻区统治的角度去考虑的。

  大顺和欧洲都在发生启蒙运动,只不过两边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线。

  欧洲选择的,是意识高于物质;而大顺秉持的,是物质决定意识。但本质上,还是两边的物质基础、人均资源等等所决定的。

  对大顺而言,道德、说教、理想国、三代之治这样的设想,不要太多。

  大顺在欧洲的启蒙运动中,其实是两幅面孔,更像是后世苏、美的结合。

  伏尔泰的夸奖,是为了创造一个理想国,是天真地设计一个新世界,并且渴望一种“它种文明”的理想化。

  孟德斯鸠的讽刺,是为了借中讽法,《论法的精神》里的中国制度,也是对教会的一种隐喻。

  狄德罗对儒学和佛教的争端的阐述,也是将佛教和原始自然神的儒家,做了个切割,借佛教讽刺封建迷信。

  好的,坏的,都是她。

  但无论讽刺还是夸奖,终究还是以一个“迷信的无神论者”为相对欧洲的高等文明的为基础的。

  这个高等文明,他们有着自然神论的观念、崇拜孝顺、公平、道德、认可天赋人权或者压根不需要认可,尤其重要的是【无需在人的问题上,仰仗神启这种说法】,人就是人不需要上帝赋予你是人的权利,也就不需要神启。

  这种启蒙,当然对欧洲是有巨大意义的。

  但在大顺,与过程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比如神启、神赋人之权这些东西,在大顺压根就是驴唇不对马嘴的玩意儿。

  大顺认可结论,但不认可推理过程,这是大顺此时拔苗助长式的实学风气的特色——比如大顺实学派的所有人,都认可万有引力,并没有多少“宗教”上的阻碍,因为这很正常,而且绝大多数学实学的也没看过那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而此时万有引力在葡萄牙依旧是要上宗教审判所的,在法国也是刚被伏尔泰和情妇翻译成法文,苹果的故事才开始大规模流传,这也很正常。

  宗教影响的程度不同,所谓启蒙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各有特色而已。

  同样的,让大顺的人,接受从经院哲学,引申出的突破天启,再到天赋予人之权这样的推理过程,其实在大顺真的是说不明白的。

  远不如造反有理这样的道理,更容易说清楚。

  法国咖啡馆里现在在讨论的那些东西,能否解决大顺这边头顶上可以预见的几个大事?

  或者说,法国咖啡馆里讨论的那些事,能否让大顺达到资产阶级和小生产者相对封建贵族的力量对比?能否让大顺按照2600万人亿亩耕地的人均资源配置?

  比如,随时可能大决口,直接改道北流的黄河,这个能解决吗?

  比如,人口不断滋生,亩产其实比英国农业革命后的亩产高得多,但依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