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三四章 “温柔”的殖民者(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工起义、移民起义,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利润,事情就朝良好的方向发展了。

  非常有用。

  朝廷既卖了垄断权,方便管理收钱,有些事也确实不好解决。

  比如说,放开商业,允许私商前往那边卖粮食卖酒什么的。

  这么说吧,今天放开,明天这些卖杂货的商船,回来的时候全都藏着毛皮,朝廷出售的毛皮矿产垄断权就一毛钱都不值。

  全部放开的前提,和英国取缔东印度公司、俄国取缔俄美公司、荷兰取缔东印度公司一样,得像擦腚纸一样,必须用完后再扔。

  扔早了,肯定麻烦。

  但要是都擦完腚了,还留着,那就纯脑袋有问题了。

  现在还没到擦腚阶段,基本还处在刚蹲下的状态,放开让商人自由去搞,能被敌对方的垄断公司和殖民总督搞死,全忙着内斗去了。

  好在这几次起义,逃亡,以及北美的特殊环境——和南洋不一样,南洋离开聚居地就是死、北美地大物博带着牛马粮食种子跑了日子过得美滋滋——为大顺争夺美洲,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事吧,对公司影响还是挺大的。

  大顺这边的雇员,哪个不会种地?

  发展到美洲那边之后,广袤的美洲哪里不是土地?

  土地不缺,种地的手艺不缺。

  很多人,压根不是奔着干活去的,而是纯粹是为了“船票”去的。

  只要润到那,怎么都能活,缺的只是一张昂贵的船票。

  用何不食肉糜的话来讲,就是佃户穷的叮当响,给地主老爷扛活,而美洲到处都是土地,真的是没有开拓精神、奴性太重、劣根性云云。实际上人家缺吃苦耐劳的品质、开拓闯荡的精神、勇于反抗的胆魄吗?

  人家只是缺一张跑过去的船票。

  这年月全都是木帆船,一趟太平洋小半年时间,佃户要是能买得起去的船票,还能混成佃户?

  讲什么民族性、精神、开拓之类的破玩意儿,就没法解释号称很有开拓性和侵略性的俄国人,为啥早早在旧金山搞了移民区,搞了四五十年连个响都没听到。

  经济基础、物质条件,地理远近,资本流向,洋流季风,压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还是那句话。

  有钱的不想去种地。

  没钱的想种地去不了。

  地主士绅说,我变卖了家产,带着佃户去那边垦殖,岂不美哉?一点不美。去到那边,没有大顺的法律,谁认得你是地主我是佃户?最多两年,要么均田、要么跑路。县太爷可不能从大顺派衙役游过太平洋去抓抗佃的。法律得靠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关去执行,到了那边经济基础一变,谁是统治阶级可就难说了。

  给人打工远没有在空旷的美洲当农民有吸引力,并且甚至可能在工业革命大发展之际,打工人的最大梦想也是攒够船票钱去当农民。

  谷埣/span可以说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