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一七章 事物的两面性(上)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杀,是整件事情里最简单的一件事,毫无技术含量。

  夏至刚过,苏北各官员的奏折和秘密奏折就都已经到了皇帝的面前,还有那份牵扯了八百多条人命的《淮安劣绅录》。

  皇帝只随便翻了翻那册《淮安劣绅录》,周围又没有大臣,他连假装愤怒一下的情绪都没做。

  只扫了两眼,便把这册牵扯了八百多条人命,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人命、而是乡绅人命的文册扔到了一边。

  花了大约半分钟看了看这本大约20万字的劣绅录,花了三十分钟看了看一同递上来的大约1万字的预计抄没官田亩册。

  然后,在今天就寝之前,皇帝就一直在看刘钰一并奉上来的《奏请盐区垦荒疏》。

  这份奏疏,一共两份。

  一份是可以拿到外面、拿到朝堂的。

  另一份,是内部版本,是不能拿到朝堂上去看的。

  这些年,刘钰已经很少再上这种正儿八经的奏疏了,皇帝只读了几页,便找到了那种久违的“正经”的感觉。

  借着明亮的天保府那边献上来的、纯粹是手工搓出来只能作为贡品的煤油灯,阅读着这本图文并茂的正经的《奏请盐区垦荒疏》。

  臣钰言:

  江北范公堤,唐宋以前,悉为沧海。

  自宋而后,黄河夺淮,泥沙淤垫,海岸东迁。范公堤者,宋时海岸线也。

  沧海桑田之地,北自灌河陈家港起,南至南通州吕四港,西以范公堤为界,东至于海,合拢面积四万五千平方里,约合亩数一千六百五十四万亩。

  详见图甲。

  淤积之初,土皆盐卤,寸草不生,但利于盐,遂有淮南盐业之利。

  然随雨水冲刷、黄淮水淡,海气日退、盐卤日素。

  是以,淮南为盐场,仅从自然条件来说,不如淮北远甚。

  自然之外,另有传统。

  因前朝制度,本朝承之,两淮多以煮盐之法。所为者何,以臣之见,初期是前朝洪武年间休养生息、人口稀少之不得已之策;然至以后,晒盐之法日兴,却因盐户煮盐比晒盐方便控制,是以因袭之。

  若煮盐之法不变,选盐不不能垦、选垦则不能盐。

  垦荒之前,要先由陛下圣裁淮南日后的定位是产盐,还是产粮,然后才能定垦荒之法。

  是以,臣先论淮南兴盐之弊。

  其共有三。

  其一:淮南取卤之法,太旧。

  煮盐之前,需要先提卤。

  然而提卤,又不是直接取海水,因为煮盐要用柴、草,海边缺乏,运输不易,是以只能就近选择柴草多处。且因黄淮长江入海,淮南海水寡淡,非比别处。

  淮南取卤,所用之法,为宋之“摊灰淋卤法”,是要在土地上取卤的。

  其法如下:

  选择天晴的时候,挖掘一处盐碱地。然后夯实地基,晴天暴晒,通过水气升腾,使得下面的盐分上升到夯实的地表。

  然后,取草木灰,均匀地摊撒在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