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零四章 这就叫斗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好意思追超了,只能慕了,是以从改元诏书里挑了这么个词。

  本来一开始礼政府那边还给了几个备选,比如有一个是从《尧典》里挑的,原句是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但被皇帝给否了。

  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有点冥冥中自有天意的意思,亦或者说好容易改元也得对得起名副其实这个词,改元后不久,便真的有那么点“惟新”的意思了。

  农历三月初。

  大顺改元惟新元年。

  农历四月初五。

  科学院献祥瑞于朝廷,纯粹用钱、硝石、鸟粪石矿堆出来的冬小麦,亩产九百斤,皇帝亲自前往科学院的试验田搞了个声势浩大的开镰仪式。

  祥瑞献毕,一场真正对得起“惟新”这个年号的改革,在川南、苏北、湖广等地,正式铺开。

  …………

  改革的第一炮,是在川南敲开的。

  淮河修完,还要等大约半个多月。

  今年运盐,要等着枯水期结束,才是开始今年的盐引销运。

  而在川南,风尘仆仆来到叙州府的一票官员,很快接管了川南的大小政务。

  之前川盐入黔的消息已经传开,各种风声传的真真假假,但没有朝廷正式的命令之前,谁也不敢说这事就是真的。

  大量的陕西商人云集川南,刚建立的西秦会馆,甚至已经有些容纳不下忽然间涌入的这么多“老乡”。

  大量的四川商人,也携带资本,从各处赶来。

  新到任的叙州府尹牛从昀,到了这边第一件事,就是来到了盐井区,查看这里的情况。

  工商部那边的人也已经过来,两边虽然互不统属,但毕竟在苏南都见过面,也都配合过。

  牛从昀和工商部那边的人一起先来到了一家陕西人开办的盐井,抓了一把色泽如雪的好盐,看着那些赤膊的雇工在那劳作,不免感觉到有些熟悉。

  不管之前是在台湾还是在鲸海,类似这样的工场,牛从昀都是见过的。

  锯木的、舂米的、榨糖的等等,虽然不是产盐的,但这种雇工、分工、合作的模式,却是一样的。

  谷/span陕西商人跟着牛从昀的后面,指着一口盐井道:“大人,如这口井,租金就颇高。”

  “一个月三十天,我等要拿出半个月的盐给地主。地主无非就是有块地,可他们又不出资生产。”

  “若是朝廷真要官运、商销。我等也不敢说别的,但若是定的价低了,我们肯定是不做的。我们只能用半个月的盐,来养这些雇工、牯牛、草料等,真要是定价太低,我等真的做不起。”

  牛从昀嗯了一声,他之前还真没处理过类似的情况。鲸海也好、台湾府也罢,很多土地都是无主之地。

  或者,是生番、部落的。和他们打交道,简单粗暴。

  而像川南这种情况,就很不相同。

  从情理上讲,似乎也说得过去。人家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