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今夜无雪无晴_水煮大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薄毯去了,仍是将他盖好。

  小院的夜很是静谧,夏风掠过院外的槐树,带起沙沙的声响。唐黛本来话就不多,沈裕在吃东西,屋子里便是一阵静默。

  待得他吃完,唐黛很自觉地收碗去洗,他破例并未在小院留宿,走的时候也没跟唐黛打招呼。

  唐黛也不以为然,于案上铺了纸页,研墨琢磨着新书的题材。这么一琢磨,她倒是想起了以往晋江原创网的网上vip连载。然后唐黛突然灵光一闪,她又突发奇想了――咱为什么不能搞个vip连载呢?

  唐黛在第二天找监国大人沈裕,请求承包长安公开亭。

  公开亭那时候纯粹就是个便民设施,朝廷、百姓和官绅一直在贴钱养着。沈裕听着她愿意出银子承包,自然是一口应下来。

  唐黛手上没有多少钱,她嫁到寒府的时候广告站的收益连同裕王和王上送的古玩首饰,一律都留在了浮云小筑,身上的银钱并不多。从刑部大狱出来后更是身无分文,就那么几十两银子还是厚着脸皮找刑远讨的。

  故而这次承包公开亭的银子,她是只好欠着了。

  沈裕以前掌管着户部,万事都是口说无凭,唐黛立了租金欠条,他倒是立时就吩咐公开亭亭长阎十方,当下便和唐黛签订了租赁合同。

  原公开亭配置的守卫、管理员仍旧留用,按规矩,月钱自然也是由她支付的。唐黛左右争取了下,将亭外维护治安的城管也留了下来,沈裕同意替她支付三个月的月钱。

  人多好办事,唐黛与原公开亭管理员们协商了一阵,将公开亭划分三大块――新闻、论坛、小说区。

  新闻特别辟出来,发布发生在大荥内外的趣事,那时候消息闭塞,这也成了百姓了解时事、趣闻的一个重要消息来源了。

  论坛审核比较宽松,一般谁家老爷过大寿、谁家丢了耕牛、谁家婆娘偷汉子等等都可以往上贴。

  小说区则分类更精细些,仿着二十一世纪的晋江文学城的版面,分成了――言情、耽美、百合、资料区四个大类别。

  公开亭原有写手不少,唐黛迅速将原来较有名气的作者全部签下来。那个时候还没有数字版权和图书版权这类说法,作者们听着连载中就可以有银钱入帐,又不影响出版,觉得有益无害,也就有大部分都签给了长安公开亭。

  所有新闻区与论坛都是免费开放的,惟小说区分为免费与收费作品两大类。

  那时候没有互联网,自然不可能精确计算单本作品收益,但唐黛也有法子――我全部包月总成吧?

  她开始售出长安公开亭的vip读者卡,卡很便宜,一个月十文钱,相当于十个馒头的价格。

  长安公开亭地处三岔路口,几乎汇聚三县人口,占地极广,人流量也是个惊人的数字。何况帝都多贵人,唐黛咬牙一想,干脆又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