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98章 产业兴邦_冰岛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争、自然灾害等困境的基础和能力,是增强实力,迈向建国的基础根基。

  农业决定人的肚子能否填饱,肚子饱不饱决定国家和子民的最基础的前途。

  奥拉夫觉得只要能保证文兰的农业高速发展,种养殖业高效发展,最多十年二十年后,维京人的人口就会井喷式增加,未来核心的冰岛维京人、白维京人只要够多,统治数万数十万的土著,统治北美洲的广阔地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论智商能力,奥拉夫在文兰的维京人里并不算拔尖,但是哈达尔、胡迪克、约特、霍斯库尔德、海涅等人都受限于落后时代的见识和知识水平,对于殖民统治没有良好的规划和发展方向。

  这点和十七世纪的其他殖民者一样,英格兰、法兰西、丹麦、荷兰等国进行殖民统治的方式也是很落后。

  在十七世纪的欧洲,像奥拉夫这样对文兰资源进行产业规划和发展指导的人几乎不存在,这是意识的问题,同时也有领先知识的作用。

  毕竟奥拉夫也是见过大大他老人家搞的耗时六年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数年的时间里在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都兴起了谋划产业的浪潮,在脱贫致富的同时提升村级集体经济。

  所以说,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产业就是发家致富,强国强种的根本。

  清末时期的鸦片战争本质上就是西方产业和东方产业的竞争引起的,掠夺其他国家财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倾销产品,采购你的原材料加工后再向你倾销,把本国人优质生活的成本压在他国人的身上。

  奥拉夫很清楚,从大航海时代开启殖民模式,任何睁眼看世界的国家都进入了加速模式,通过殖民统治来掠夺财富提升国力,所以后世大清败给列强并不能只可人家的欧洲本土,大英帝国当时可是有着两千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法国也有六七百万平方公里土地,而且都经营多年,只发展基础产业为欧洲本部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

  奥拉夫脑子里有后世几百年的殖民统治和治国之道的先进经验,所以才能提出让哈达尔等人信服并愿意遵从等到意见,从某种角度看奥拉夫,他就犹如古书中的先知,引导着文兰从一个弱小的殖民地慢慢发展壮大,走上高速发展的强国道路。

  ……

  天气大降温以后,海涅就在奥拉夫的建议下在城内命人挖掘更大更多的地窖,用来储存过冬的红薯和土豆、南瓜。

  玉米、麦子等粮食在上个月都晾晒干透了,然后从中挑选了最饱满的留种,剩余的一部分运到风车作坊磨成面粉,剩余的都装袋放入了仓库。

  风车作坊在哈达尔分粮以后就没有停止过使用,每天都有维京人、白奴去使用风车磨制面粉、玉米粉等,这是无偿的使用,在欧洲人的概念中十分罕有的福利待遇。

  目前文兰的人口少,发展模式单一,导致商业气氛不浓烈。

  由于哈达尔采取军管统治,资源能完全控制在他的手里,所以基本上维京人作为统治阶层,对于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是无偿的得到分配。

  但是按照哈达尔、奥拉夫等人的计划,从明年开始文兰就要进行改革了。

  未来随着文兰的人口增加,土地分配到个人手中以后,还是要走回商业模式并进行税收制度的正规道路。

  未来文兰还是要根据土地收取农业税,根据商业行为收取商业税、发展养殖收取羊毛税等,只有通过合理的税收才能促进维京人、白奴等自由的释放能力,发展产业。

  在未来实施税收制度后,维京人和白奴更是要确定明确的募兵制度,确定维京人服兵役,白奴服民兵役和徭役,这是文兰未来发展最根本的制度。

  至于说土著奴隶,那些主人家的私产根本不能列入法律规章的保护之内,徭役、战争只要需要土著奴隶都得征用,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不过如果有奴隶战死,哈达尔也要做出相应的赔偿。

  这些改革的方法都写在了纸上,放在哈达尔的床头,他在日夜研究,同时和奥拉夫、乌拉夫、海涅等几人讨论完善,逐渐形成适合文兰国情的治理模式。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