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六章 言论自由(上)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产规模却跟不上,因此有些议员受人之托,在参政院里发出了开放民间私人办报纸的提案。而这一提案在参政院里也得到了通过。

  从商毅的心里来说,当然是对民间私人办报持支持的态度,因为他本来就来自于一个言论十分自由的时代,也习惯看到多家新闻媒体互相报导,甚致是各执一词,大打嘴仗。

  而且一份报纸的作用终究有限,[中华时报]的主要职能是政fu的口舌,报导的都是国家重大事件和政fu的动态,但在反映社会,关心底层方面的作用有限,另外[中华时报]毕竟是一份反应主旋律的报纸,在舆论监督,反应民生方面,更是远远不足,商毅都己经在考虑,再办一份走大众路线的报纸。因此在这个时候,如果出现几份民间私人的报纸,也算对[中华时报]的一种补充,而且也开拓了民间的言论自由。早在商毅公开出售油墨的时侯,就巳经有了这个准备了。

  但让商毅沒有想到的是,几位内阁成员对民间私人办报的热情并沒有商毅,李岩就向商毅进言,如果开放允许民间私人办报,恐怕会对朝廷多有诽谤非议之言,蛊惑人心之举,如果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结果恐怕十分严重,因此还请商毅三思。

  而王夫之、堵胤锡和李格非也基本都赞同李岩的态度,劝商毅对这件事情要慎重考虑。

  这个结果到是有些出乎于商毅的意料,按说最该反对的人应该是自已才对,但仔细想了想,商毅才明白过来,这就是话语权的问题,因为现在南京政fu的官员们都见到了报纸的作用和巨大的舆论引导力,而终明一朝,真正最让内阁大臣们头疼的,其实并不是太监,也不是锦衣卫,因为大多数时间里,太监、锦衣卫都是皇帝制衡朝中势力主要是内阁的手段,但决不会让这三方火并起来,因此在互相之间都有一个默认的平衡局面。

  内阁大臣真正头疼的,是御史,也就是所谓的清流,这批人的官职虽然不高,权力也不大,唯一权力就是可以弹亥百官,言不治罪,也就无限的骂人开火权。因此在大多数时间里,这批人就像疯狗一样,逢人就咬,什么事情,不管好坏,都要大骂一通,如果逮着了一点错,那就更是不得了,可以上纲上线,大帽子乱扣。而且骂人之后,还是一付大义凛然的样子,大有骂了你又怎么样。

  ^H虽然说言官也确实斗倒过一些贪臣奸臣,但破坏力也不容小视,许多本来是正直的大臣,因为一些小过失,也被言官给整息了火,而且许多正确的事情,正确的政策,结果也都被这批所谓的清流给搅黄了,明朝后期,还有南明弘光朝廷的东林党,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在一种史学评价就认为,明实亡于清流或东林。

  因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