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0章 农村家常(四)_长夏江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作套种地的玉米她自己是有别的想法,就早早寻了一捆麻绳来,让两个小的给她拉线,她做好各行的斜线标记。

  虽然是套种能更大程度利用土壤面积,但也不等于直接在原来的间距里填充满其他作物。

  那小块地上老人预留的行距差不多是穴距的一倍,一米来宽的地种了三行,她对比了下印象中的玉米地,其实觉得有点密。

  记忆里的玉米地是可以自由地钻来钻去的,每行差不多刚好能容纳一个背着背篓的人在其间自由行走,正好也方便采摘。

  她想想玉米的植株形态大小,行距起码得五六十厘米才够吧。不过她既然是套种,而且老人一穴放的种子多,适当再宽一些都无所谓。

  她不知到底应该放多宽才科学,如果按理想来预设完全不影响其他,玉米一颗就两三米高,行距最好比照这个来。但是那样的话,这么一块地可能就最多只能种个四五行,那还叫什么玉米地。

  当然可以每一个大行里各样种重复的三四小行的,或者行距放宽了株距可以适当密些,但那样长出来的形态和她预设的就不一样了。

  果断放弃。

  考虑到要便于穿行,玉米、大豆和红薯各种一行,都起了垄,一套就按间距一米来安排,株距反而放宽到30厘米左右。

  其实这有点乱来,很可能到时候收不到什么东西,可这回她闭着眼睛都这么坚持做了。

  而孟氏则是无奈到简直了,在一块土里混着种苞米和大豆就算了,不好好种直的非要种成偏的也算了,种得那么开浪费地她也不说了,但一样一排是在折腾什么?种起来麻烦,管起来麻烦,收的时候会更麻烦。

  这是有闲工夫没处使了吗?

  可她劝也劝了,没用,人不听她的。

  她只能看着这孩子胡闹,只是在对方丢了两粒豆的坑穴里又补了三粒。

  冯时夏见状偷偷笑了。

  小家伙家的大豆不算良种,颗粒大小不一,她尽可能挑了大的,可现在多要一倍多,预备泡了一夜的那些估计就不够了。

  为了整片地的长势统一些,她还是让孩子们将换成了每坑泡过的三粒,外加没泡的两粒补坑,尽量让他们挑大颗的补。

  她现在只希望那些干瘪得看起来没有一丝生命力的玉米在她泡过后能顺利种出来,至少每穴四五粒总要有一株发芽吧?

  种完玉米和大豆,这块地最后只剩红薯了,可种红薯真的有些为难她。

  她是知道用薯藤可以直接扦插种植没错,可是薯藤哪里来?

  她都不知道从哪里获取薯藤,老人地里好像也没见种着有。如果要自己想办法得到,按理论来说,得是要从红薯培育出薯藤来才是。

  她自己做饭的时候,见过蒜头发芽、姜块发芽、洋葱发芽、土豆发芽、花生发芽等等,这些只要温湿度一达到就很轻易,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