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3章 木马_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同,到底是上市公司直接MBO还是母公司MBO,又或者下属子公司的MBO,就不一而足了。

  之所以MBO会在这几年内成为华夏最受欢迎的收购模式,除了客观上需要引入海外企业的品牌、技术和管理经验外,其实与国家的鼓励也有关系。

  长期以来,华夏的一些国有企业缺乏效率的问题,经营者的长期激励和选择的问题均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实现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部门向战略部门集中。

  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成立的一些所谓“民营集体企业”,一直没有出资者主体,企业的发展壮大主要靠银行贷款和企业的自身积累,由于产权不清造成企业发展滞缓的问题亟待解决,这就使得MBO一度成为国家最能接受的兼并模式。

  这种鼓励的态度一直持续到2003年,一直到国家发现诸多国资上市企业利用MBO这种看起来产权清晰、利益分配明确,但实操过程中可以产生太多虚假溢价环节的兼并模式来私有化国有资产后,这才逐渐防范起来,并且最终叫停国资企业参与MBO。

  当然,在最初的那段时间里,除了鼓励国内企业相互MBO后,国家其实也一度鼓励华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对外企MBO,即便是03年叫停国资上市企业MBO后,在这一块对于民营企业也并没有太多的限制;

  毕竟国际上对管理层收购目标公司设立的条件是:企业具有比较强且稳定的现金流生产能力,企业经营管理层在企业管理岗位上工作年限较长、经验丰富,企业债务比较低,企业具有较大的成本下降、提高经营利润的潜力空间和能力。

  如果按照这种标准去MBO海外企业的话,可以说,到手的基本都是可以立即下蛋或者可以拿来炖汤的老母鸡,无论怎么算都不亏——这种收购方式或许无法在海外买出一片天地,但玩一出“出口转内销”,通过嫁接部分海外公司的品牌、技术和管理经验,反过来高维打低维,进一步在国内称王称霸却是绝对没问题的——事实上,如果不考虑战略成败,光看财务报表的话,大部分企业在MBO后的前几年,给出来的成绩的确还是挺让人满意的。

  因此在朱姓领导看来,不管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后能不能真的能让泉城肉联厂或者铸投国贸在国际市场上大杀四方,但MBO后,对于后面二者在管理水平和国内市场竞争力上的提升却是妥妥的,因此他很难理解杨铸为什么这么排斥MBO模式。

  ………………

  看到朱姓领导一脸的难以理解,吕思思有些神情复杂地扫了杨铸一眼,只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大概率是永远无法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