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一世人,两兄弟_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企业的主要职工都来自于云贵川三省,而张孟平则是滇南昭通人——嗯,没错,就是在有些地区名声其实并不太好的昭通。

  其实如果按照正常轨迹,杨铸和他虽然是同学,但彼此的交往其实并不很亲密,此时的交情远远不足以让他热情到这种程度;

  真正让他这副亲昵到失态的原因,则是因为上辈子的一段经历。

  上辈子杨铸在某个单位待了几年,等到企业倒闭后,痛定思痛下,决定创业。

  可是创业这个词听起来很浪漫,做起来却是满满的痛苦与挫折,短短五年多年时间,杨铸便经历了三家公司从初创到倒闭的沉重打击,差点一蹶不振;

  不过幸运的是,由于其丰富的一线操盘经验,他莫名其妙地被一家咨询公司看中,并邀约其成为西南分公司的事业合伙人之一,并赶赴山城开展各项任务;

  不过名义上虽然是“事业合伙人”,但杨铸在西南分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公司里的那些勾心斗角且不去说他,关键是,杨铸对这边人生地不熟,许多业务压根底就没法顺利开展。

  于是大半年后,公司老板很有些失望对杨铸下发了最后一项任务……各地正打算搞电商扶贫,而公司的某个甲方非常希望介入到这一揽子计划里去,如果杨铸不能在年底前在西南地区搞定至少三个县级区域,那么……

  走投无路的杨铸终于想起了自己的一帮子老同学,在掏出电话本逐个了个电话过去询问现状后,总算知道了张孟平那时候在滇南的某个县政府的扶贫办里工作。

  虽然杨铸也知晓了这位老同学日子过的并不怎么如意,但抱着万一的心思还是给他去了个电话。

  出乎意料的,这位老同学接到杨铸的电话后,并没有任何搪塞,只是说会尽力帮忙。

  连等了三天的杨铸没有收到任何回信,以为对方只是敷衍,打算自己发挥当初跑业务的精神,一个地方一个地方陌生拜访的时候,张孟平终于回电话了,告诉杨铸,他所在的县城,相关领导已经答应抽出时间来听报告,但需要杨铸亲自过来面谈。

  欣喜若狂的杨铸当即便坐飞机杀了过去,然后经历足足两小时的汇报后,对方终于答应让杨铸的甲方加入进来试试——后来杨铸才知道,这三天来,性格很有些拧巴的张孟平直接当了三天小尾巴,连人家上厕所都跟着,最终这位领导实在是烦的不行了,才答应让杨铸过来做汇报。

  而当晚杨铸见到张孟平的住处,见到那不足三十平的出租房,以及那空荡荡的家具和收缩式小餐桌上的孤零零的面条和老干妈的时候,才知道这位老同学过的有多不如意——按照张孟平的说法,扶贫办的工资其实真的不高,虽然此时有许多油水可捞,但他这人性格拧巴,不屑于此,再加上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