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九章 想捡漏就别犹豫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刘舜仁的部署根本谈不上滴水不漏,至少李彦仙就能找出其中的破绽。

  真正让宋军难受的,恰是大同的基层掌控力和组织动员力。

  仅仅过去半年时间,陕西巡抚使司就基本消化了治下各州府。

  凤翔府百姓再见到入境袭扰的宋军,就比泾原路百姓见到了夏人还要更“积极”——积极拿起武器防守村寨,并向同军通风报信。

  宋军只要深入同境,就是举目皆敌的局面。

  莫说同强宋弱,就算两军实力相近,可在行动单向透明的情况下,也是无计可施。

  没法出奇兵致胜,硬碰硬宋军更打不赢,可一旦放弃了本方的军事控制线,同军就步步紧逼。

  更可恶的是随军事控制线稳步推进的,还有大同的共建会基层组织。

  通常,只要同宋双方斥候拉锯超过半个月,该区域内的百姓就不知不觉间投向同军一方,主动为后者提供各种情报,而对宋军却各种误导。

  同军这种以月为时间长度单位,仅在一州数县的狭小区域内的军事和民政扩张节奏很稳,却让宋军毫无办法。

  这轮持续了近三个月的斥候战结果,便是曾经“斩同军数万”士气极高的秦州宋军也被同军稳定却有效的攻势彻底打怂了。

  李彦仙被逼无奈,只能执行清野政策,强行将董城镇东的百姓全部迁到成纪县以西,人为制造出了近三百里的无人区。

  如此,宋军才算勉强挡住了同军的战术挤压。

  但也因此失去了大片控制区,本方更没法主动出击了。

  即便狂傲如李彦仙,也不得不承认同宋两军实力差距之大,已经无法靠将帅的个人能力来弥补了。

  因而,面对张相公苦口相劝,李彦仙难得没有开口就喷人。

  其人坦率承认同军之强,远超宋军想象,自己都被同军打怕,整个秦凤路更没人敢主动出击。

  当前唯一的办法不是攻击同军,而是抓紧时间修筑防御工事,并整顿兵马,以应对同军灭夏之后的新一轮攻势。

  其实,李彦仙自己都不看好这个龟缩战略。

  只因两军的差距实在太大了,若是能给其人多两年的时间专心练出一支人马过万的强兵,或许能够挡住凤翔府同军的进攻。

  问题是以大同恐怖的民政掌控和军事渗透手段,等两年之后,秦凤路还能姓宋么?

  至于救援夏国的问题。

  李彦仙建议张浚换个思维角度,反正夏国救不了,还不如趁其国灭之际,出兵收回西安州和怀德军等地。

  甚至,西军还能更进一步主动夹击夏人。

  操作得当的话,应该能取得更多战略要点。

  大同正乾皇帝攻夏之前,专门发布《伐夏檄文》,号召天下豪杰共同出兵伐夏。

  想来,以正乾皇帝的霸气,肯定会说到做到,绝不会在夏国灭掉之前攻击灭夏有功的宋军。

  在李彦仙嘴中,联夏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