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七章 勇立万军韩世忠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淮南西路招捉使李成不愧是应运乱世而生的枭雄,把握时机浑水摸鱼的能力远远超过一般军头。

  其人趁着同军兵威临安朝廷急诏全国兵马勤王的难得时机,兵出光州,强占南面的黄州罗田、蕲春两县,一举突破了朝廷对其部的封锁。

  若不是大打出手的同宋两国出乎意料的迅速媾和,导致李成的扩张计划中途搁浅,其人完全有可能借机冲破重围,进入财赋重地江南大展拳脚。

  朝廷送走同军后,便可以腾出手来收拾国内问题。

  李成审时度势,主动停止了扩张,却不愿退回光州。

  彼时,大宋刚刚遭遇连番大败,残存的军队士气大挫,各地民心也因此而动摇,正是急需稳定内部的关键时刻,不宜轻动刀兵。

  而且,李成部兵马战力可观,真要是撕破了脸皮与之大战,朝廷也未必讨得到好。

  赵桓无奈之下,只能下诏承认李成率部勤王的功劳,并劝其人自己撤回防区。

  李成好不容易打出来,自然不愿就这样退回去。

  其人乃以朝廷拖欠本部军饷军械为由,赖在黄州不肯走。

  双方僵持不下,兵部尚书路允迪建议朝廷一面与乱贼讨价还价,一面悄悄调集各地勤王兵马,待重兵云集后,再逼迫李成就范。

  赵桓从其请,命枢密院重新调整军队部署。

  其中,扈从太上皇南下的胜捷军返回后,也参与了围堵光州兵马的行动。

  “胜捷军”其实并不是朝廷设定的禁军编制,乃是统率西军多年的童贯为了自身安全,亲自挑选组建的一支精锐亲兵,兵力最多时有三万人。

  其部装备精良程度远超其他各部,且各级军士是大宋战力最强的西军再选精锐。

  胜捷军本应该作为勤王平乱的绝对主力,只因是道君宠宦亲自组织的嫡系兵马,而不能让当今朝廷放心,便被部署在“内线”位置——颖州。

  实事上,胜捷军的军纪确实相当差。

  其部驻守颖州期间多有扰民之事,导致地方怨言不绝。

  但要说胜捷军比起朝廷其他兵马的军纪更差,还真是言过其实了。

  大宋禁军的军纪只在钱粮赏赐都到位的情况下,才能勉强谈得上些许。

  不然的话,就算是以善于治军的将门而言,也别想跟麾下丘八谈什么军纪。

  胜捷军在童贯手中不差钱粮,军纪便是勉强说得过去。

  等到朝廷收拾童贯之后,胜捷军便成了需要防备造反的对象,压缩其编制,拖欠其粮,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李纲以御下不严之名斩杀胜捷军统制官焦安节,其实与朝廷以祸国奸臣之名诛杀童贯的根本原因是一样的。

  都是除旧换新消除隐患的必然举措,目的都是为掌控时局。

  正常情况下,只要钱粮到位,加上手法巧妙,未必就不能借此机会,除掉其军中的部分军头而得到一支强军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