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8章 李祎遭人嫉妒_大唐逍遥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逆子怕也不会如此肆无忌惮的去攻什么王城了,他小娃娃胡闹纯属侥幸,没你和高爱卿在一旁护着早闯下大祸了!哈哈……走随朕一同乘坐车辇回宫!”

  “这……微臣不敢!”“有什么不敢的!你我与骨肉兄弟一般,朕还想再听你讲讲此战的见闻呢?听说那逆子把吐蕃的百姓户籍,还有土地都重新安排过了?”“额……寿王殿下此番如此雷厉风行未向朝廷请示!恐怕也是担心夜长梦多,事有反复,毕竟吐蕃到长安万里之遥……”“好了,你先别急着为那逆子开拓了,就这次他违抗朕的圣旨不与你一同回长安,回头朕便先饶不了他……哈哈……快上车,你我君臣老这样站着训话也不好看!”

  李隆基一再的相邀后,李祎无奈之下也只能硬着头皮爬上龙撵,但他随之也明白李隆基这么一搞后,自己又必将要受到诸多朝中大臣的蜚语了。

  而事实上李祎心中所想之事很快便得到了印证,比如此刻站在人群中一同迎接他的宇文融老大人,他在看见李祎享受这般恩宠后眼色便变的有些难看。

  说起宇文融来其实这老头的为人也不算恶毒,即使在弹劾张说一事上好像也是迫于无奈才行的反击之策。

  老头为官一生可谓兢兢业业,特别在李唐开元时期的经济建设方面那真的是算的上力挽狂澜之人,像前面说道过的(检田括亩)政策便是出自他的手笔。

  老头几年来呕心沥血都在为这个良政复出着努力,从开元十二年(公元724)起他便发现农民流亡问题,到开元时期更是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广大农民被沉重的赋役所逼,逃离原籍,有的沦为浮人(流民),有的成为地主的佃户,全国的户籍大大减少,严重影响了唐朝廷的财税收入。

  宇文融在政治上比较精明,他看到了这一社会积弊,也悉知雄才大略的李隆基正为此所困忧,于是,他就屡次上书,建议检括逃户,增加租赋收入。这个提议正中李三郎下怀,之后立即任命他制定检括之法。12天之后,宇文融拟定的括户方针及具体办法被颁行天下。他任推勾使,依据簿籍检括逃户,短期内收到效果,李隆基赏识,将他从正八品上的监察御史擢为从六品上的兵部员外郎。

  之后宇文融称热打铁把此政令一步步完善,直到弹劾掉张说后才算真正的在全国实施起来,而他在搞活农业的过程中知人善用,一步步升迁也才是被张说所妒忌的主要原因所在。

  不过宇文老头虽然干事果断,但同样在私人的行为准则上也还是有着前任张说的通病,比如他这次看到李祎如此风光就不自觉的连想起了与李祎关系颇为交好的兵部尚书箫崇。

  他本人已经贵为宰府,但他更怕随着李隆基对李祎的日益宠信,会加深李祎的军权实力,另外一方面更会直接影响到箫崇的政治地位,所以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在不久的将来便会赶出一件令他终身懊悔的事情来。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