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75章:孔圣人的挚友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国正在发生的战况走向,晋国这边哪怕想支援都拿不出一个出兵方案。

  晋国去救援卫国,需要出动多少兵力,该去哪里找入侵卫国的郑军正面刚。这些都很重要的啊!

  实际上,吕武没怎么想救援卫国,哪怕必须救也不是出兵前往卫国。

  在这一点上,吕武不知道自己遭遇到了很大的危机。

  蘧瑗可是孔圣人的挚友呀!他们以后聊天聊到吕武,谈话内容能够猜测对吕武绝对不会友好,聊天的内容会被孔圣人的弟子记录,再传于后世。

  到时候,儒教唯我独尊之下,可以确定吕武必然会被孔圣人一众徒子徒孙口诛笔伐的人物之一,并且会一再被拿出来当反面例子。

  没有听到晋国会马上派兵救援卫国的蘧瑗感到了极度的失望,他回到自己的住处之后,心平气和地将今天的遭遇记录下来,会找机会跟朋友分享。

  “君上仍在‘楂’?”吕武根本没将蘧瑗当回事,并不知道自己的污名是留定了。

  后面被喊过来的师旷答道:“君上与吴君会盟罢,已在归途。”

  这位盲人乐师上次担任通知使命,搞了非常大的幺蛾子。

  国君离开“虎牢”直接去了齐国的“楂”,关于怎么处置师旷,需要等国君回到“新田”了。

  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国君对师旷的信任与日俱增,搞得师旷明明只是乐令却成了与国君联络的“专线”负责人。

  吕武对师旷的感官不好不坏。

  师旷自己掺和进高层次的暗中较量中,发生了什么事……,想要达到什么目标或得到什么利益,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吕武得到答案就让师旷退下。

  师旷犹豫再犹豫,嘴唇抖了再抖,还是行礼告退。

  高层次的争斗不是谁都有资格参与的。没有一副好身板偏偏要凑上去,一次打击都扛不住,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是应有结局。

  哪怕是到现在,吕武都没问师旷怎么会突然失踪,搞得中军和上军差点掉进郑国挖的大坑里面去。

  没问不代表事情就过去了,酝酿的时间越久,爆发之后的能量就越大。

  师旷明显感觉到了危机感,清楚不是三言两句能够免责,靠山没回来之前掀盖子会让自己死得很难看,才一直忍住没什么举动。

  他还应该清楚一点事情,即便是国君回到“新田”再让事情爆发出来,到时候诸“卿”的第一针对目标会是国君,自己这种小虾米可能会死,也有可能不会。

  又是半个月过去。

  蘧瑗又见了吕武三次,前两次还是大讲道德,甚至还延伸到了民生方面,第三次才算是提到了卫国那边正在爆发的战事。

  吕武对蘧瑗讲的一些民生相关非常有兴趣。

  追求美好道德当然是一件正面的事情,不能说是一种错误。

  然而,道德层面太过于高端,怎么来使每一个人都有美好品德,命题着实是大到没边,可能人类灭亡都无法达到目标。

  吕武从蘧瑗提到的民生相关看到了“无为而治”的影子。

  事实上,蘧瑗还真就是“无为而治”创始人,他在“无为而治”的理念上却是跟以后西汉的“无为而治”是两码字事。

  在“无为而治”的层次上,命题同样非常大,绝对不是指不用去管众人那么简单,简单解释其实是一种“抓大放小”,用术语来说叫“宏观调控”。

  所以啦,道家相当牛逼,他们创建的思想以及政治理念哪怕是到二十一世纪都没有过时。

  在卫国的使节团抵达“新田”后的两个月,也就是夏收结束没有多久,宋国的使节团也来了。

  宋国使节团带来了郑国入侵的消息,同时也向老大汇报楚国的新动向……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