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7章 矛盾的宋伯明_流放后,我全家靠空间种田暴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叫上河村,排在他们前边呢。

  “是不是还有个村子叫中河村?”

  上中下,刚好。

  裘烈说不是:“还有三个村子,一个叫大坝村,一个叫小坝村,另外有一个叫腰带村。”

  什么鬼?

  这什么名字?

  裘烈说这些个村子都在一条河的两边,大坝村是因为那边有个大点的水坝,小坝村是因为有个很小的水坝,其实就是一堵墙。

  至于腰带村,是因为这个村子在最中间。

  这条河到了腰带村,在村子外流成了一个圈又绕过去,就像是腰带一样把村子缠住了,所以这个村子叫腰带村。

  林珺莹想着,村子在河中间,那岂不是很危险?

  等汛期或者是发大水的时候,河流湍急又刚好要在这里绕弯被减缓了速度,就会形成更高的冲力,这个村子首当其中就被淹了。

  裘烈说不会。

  这个村子在山头上,河其实是绕着山头转了一圈。

  要不是有这个山头,河流也不会绕成了一条腰带的形状。

  林珺莹这就明白过来了,这些村子都在一条线上。

  要是有一天发大水,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杨丽华让她别担心,在这样的地方,发大水的可能性不大。

  这里属于稍微有点干旱的地方。

  与其担心发洪水,还不如担心旱灾。

  他们已经进了村子,见到了村民。

  林珺莹看着整个村子里的样子,想着要是他们不会盖房子什么都不会,现在住的应该也是这样的。

  到处都是草棚子,歪歪斜斜的搭建着。

  有的高有的矮,但总体都不是很高。

  不管怎么着,这样的地方都是四面透风的,等到了夏天,到处都是蚊虫,想想就住不下去。

  有些人在草棚子门口呻/吟,有的人在里面呻/吟,还有人直接躺在路上。

  林珺莹在这里没看到老人和孩子,最小的孩子也差不多十岁了,最老的一个也是五六十的。

  流放的时候不可能没有老人孩子,现在没有,只能说明都死在路上了。

  都这样了还不思进取,真是蠢材。

  看守在路上喊了一声,说郎中来了,让他们过来看诊。

  那些躺着的人都呼啦啦的起来,往这边跑。

  看守又喊:“想看诊就拿着银子或者是吃的用的来,别以为人家免费给你们看。”

  往这边跑的人顿时少了很多,他们没什么可付酬劳的。

  看守又喊:“没有的写欠条也行,老子给你们做担保,但你们要是还不上,老子抽死你们。”

  这下,有些人犹豫,有些人直接过来了。

  宋伯明也想来,但他觉得自己走不动了,坐在最好的草棚子里喊:“还请先生过来帮在下诊治,在下写欠条,你们去城中宋家收账即可,报酬一定丰厚。”

  林珺莹让看守再喊。

  “你上门看诊,想看自己来,这么多人都等着,没那个功夫去伺候你。”

  宋伯明被上河村的人捧惯了,很少受到公平待遇,还是说行动不便,没法来。

  看守也不搭理他,过了一会儿,他实在是疼的难受,只能自己拄着棍子一点点的过来了。

  林珺莹看他那样,伤的也不算严重,但是人矫情的很,一点伤也要让他表现的像是要死了一样。

  这也是命好啊,不然哪儿有矫情的资本?

  可他这么矫情,怎么会那般大义凛然一个人担下所有罪责?

  这人设也太矛盾了。

  请收藏:https://m.huanggua20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